- 未標題-1.jpg.jpg
端午節期間,海淀旅游將為廣大游客呈現一系列精彩的活動:游客可以在大覺寺觀看端午民俗展,並親手包粽子,品嘗粽香;到西山森林公園祭祀屈子,觀看漢服展示,深度體驗傳統漢文化;還可以在頤和園欣賞到古典樂器與皇家園林共同譜寫的經典樂章,在稻香湖的稻田裏親手插上京西稻苗,體驗農耕的辛苦與快樂,在傳統節日裏,享受生活,傳承經典。
作為三山五園之一的頤和園,將在2017年端午佳節迎來中國古典音樂文化藝術展的開幕。中國古典音樂有着悠久的歷史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勤勞智慧的中國先民歷來視音樂為規範品行的有效方式,它反映了中華民族以音樂修身養性的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清代 “三山五園”中的一座。頤和園,集歷代皇家園林之大成,薈萃南北私家園林之精華,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代表。頤和園博采各地造園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渾宏闊,又有江南水鄉的清麗婉約,並蓄帝王宮室的富麗堂皇和民間宅居的精巧別致。
在2017年的端午佳節,源遠流長的古典音樂走進了中國著名的山水園林博物館——頤和園,讓音樂在園林的美景中得到更好的融合與展現,古典樂器將與古典園林交相輝映,奏響出絢麗的篇章。人們可以通過觀賞古樂器演出,近距離了解多姿多彩的中國古典樂器,感受中華歷史文化的豐富多彩,見證古典樂器與山水園林的完美結合。
聽過古典音樂,距離頤和園不遠,游客還可以去稻香湖的京西稻種植地,身體力行,體會一下古老農耕文明的魅力。
京西稻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由皇家培育栽種、供皇室專用的“禦稻”,迄今已有320多年的歷史。京西禦稻文化是中國皇家園林農耕文化以及清代皇家園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京西稻在圓明園、頤和園等皇家園林中多有種植。
由於京西稻主要靠玉泉山水系灌溉,所産稻米籽粒飽滿、光潤透明、清香可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經得到快速發展,到80年代中期京西稻種植達到近10萬畝。2000年前後,由於水資源匱乏、城市擴建,京西稻種植面積以每年1萬至2萬畝的面積銳減。到目前僅在海淀區上莊鎮的西馬坊村、東馬坊村、上莊村、常樂村、西北旺鎮永豐屯村及四季青鎮玉泉村保留有水稻面積2000畝。
為了提高人們對京西稻的認識,提升對京西稻的保護與傳承,每年端午佳節期間,稻香湖公園、田媽媽蘑法森林等多家景區,都會開展插秧活動,讓人們親身體驗插秧的快樂與辛勞,體會耕讀生活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