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標題-1.jpg.jpg
原標題:應用60多個耐寒久綠品種,彩色觀賞期延長50天 增彩延綠 4處示範區今年開建
楸樹
嶗峪苔草
綠期長達11個月的長青石竹、四季常綠的嶗峪苔草、無需澆水施肥的委陵菜……本市2017年開建4處增彩延綠科技示範區。60多個歷經風霜考驗的耐寒久綠植物品種和彩色觀賞植物品種將集中應用。示範區的綠期和彩色觀賞期預計會延長50天左右。
2017年的4處增彩延綠示範區分佈在通州、西城和懷柔,總計10萬平方米,既有優新植物品種的應用,也有節水、土壤改良、生物質顆粒覆蓋等技術措施的綜合展示。
委陵菜、嶗峪苔草、“麗紅”元寶楓、“京綠”絨毛白蠟等60多個新品種植物,將在示範區內展現身姿。
其中,嶗峪苔草、委陵菜、連錢草等植物全部選育自北京深山,天生的耐旱、耐踐踏,有的不用刻意澆水,僅靠雨水就能存活。和冷季型草坪需要精心養護不同,這些來自山野裏的小草,幾乎不需要修剪,綠期普遍能達到9個月時間。特別是嶗峪苔草,即便北京的氣溫跌到零下10攝氏度,也僅僅是葉尖兒有點兒泛黃,下面三分之二還是綠的,等到2月下旬3月初,又會全株轉綠。
在彩色觀賞植物方面,彌補北京夏季花少的不足,楸樹、流蘇等夏季開花樹木,這兩年引種效果良好,擬在示範區進一步推廣應用。“麗紅”元寶楓、天目琼花、火焰衛矛等新興的彩色觀賞樹,也將亮相,扮靚秋天。
另外,引進植物品種,如北美喬松、藍粉雲杉、北美圓柏、歐洲刺柏、挪威槭、銀白槭、銀紅槭、“秋紫”白蠟、歐洲七葉樹、美國無刺皂莢、紫葉風箱果、邱園藍蕕、黃金樹等,各有各的風采,將根據園林景觀配置,在示範區內組合應用,給北京的春夏秋冬增添不一樣的色彩。
植物新品種的示範,背後需要育苗産業來支撐。2015年,市園林綠化局聯合中國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北京農林科學院等多家科研機構,成立了增彩延綠創新工程專家團隊,並選擇大東流苗圃、溫泉苗圃等6家國有苗圃作為繁育基地,推動增彩延綠植物種苗的産業化進程。
“6個苗圃各有側重。”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大東流苗圃側重培育落葉喬木;溫泉苗圃是常綠樹繁育基地;黃垡苗圃定位為彩色樹繁育基地;天竺苗圃重點引進國外的針葉樹、彩色樹種;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和北京植物園優良增彩延綠品種中試基地,主要是對北京地區表現良好的新優常綠樹種及自育新品種進行栽植示範,總結出每種植物的繁殖技術、養護管理方法及栽植應用方式,解決苗圃出苗後的技術支援不足的問題。
從2015年起,6個繁育基地每年共生産增彩延綠苗木50萬株。到2018年,本市將優選出80個優良植物品種,並針對這80個優良品種形成完善的栽植養護體系,年産優新苗木將增加到200萬株。(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