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榜樣”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日期:2017-01-04 09:49    來源:首都文明辦

分享:
字號:        
  • 未標題-1.jpg.jpg
  • 未標題-1.jpg.jpg

  近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文明辦主辦,北京廣播電視台、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承辦的“2016北京榜樣”頒獎典禮在北京電視台隆重舉行。程京、孫曉蘭、張宏偉、吳松航、松岩、黃文祝、童松、張博研、張曉艷、李穎當選2016年度十大“北京榜樣”;獲得“北京榜樣”特別獎;陳培榮等51人獲得“北京榜樣”提名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偉以及中央有關部門、駐京部隊,各區、各系統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和首都各界群眾代表400多人觀看了頒獎典禮。

2016北京榜樣頒獎典禮現場

  2016年,北京市持續開展了“北京榜樣”大型主題活動,通過層層舉薦、周周上榜、全媒傳播,在全市宣傳樹立起一批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的榜樣人物,成為首都地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品牌活動。2016年全市舉薦張榜6萬多人,推薦到“北京榜樣”官網平臺的候選人達6688位,共選樹周榜人物135名,月榜人物60名。覆蓋了各個群體、各行各業。根據評選標準和規則,從62名“北京榜樣”候選人中推選出市民心中最具典型性的十大榜樣人物和一名特別獎獲得者, 樹立全民榜樣形象,為文明城市建設發揮示範和引領作用。年度榜樣人物事跡涵蓋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熱心公益、自強不息等類型。人物中既有科技創新的領軍人物中國生物蕊片探路者、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又有癡心傳承國粹京劇傳統文化的風雷京劇團團長松岩;既有賣房救母勇於擔當奉獻的青年楷模、密雲廣電中心主持人張博研,又有堅持18年愛心助學的“宏志媽媽”、北京工美集團退休職工孫曉蘭;既有把醫療志願的公益陽光送到基層百姓身邊的中日友好醫院專家張曉艷,又有二十年如一日守護地下軌道安全施工的首都地鐵建設者童松;既有在車輛失火的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救人的公交司機張宏偉,又有親民愛民貼心服務各族群眾的社區好民警黃文祝;既有靠誠信經營重塑民族奶粉品牌形象的三元奶業事業部總經理吳松航,又有自強不息帶領千人志願服務隊奉獻社會的殘障人士李穎;還有生前與病魔頑強抗爭7年仍情懷事業敬業愛崗,逝世後捐贈器官無私奉獻社會的特別獎獲得者、市網信辦幹部。選樹的“2016北京榜樣”年度人物順應時代發展,體現了北京“四個中心”的功能定位,反映了當代北京人的道德風貌和價值取向,引領首都城市文明風尚。

2016北京榜樣頒獎典禮圓滿落幕

  頒獎典禮以“北京向你致敬”為主題,採用訪談、播放人物短片、頒獎嘉賓為獲獎人頒獎、兒童點讚團朗誦頒獎詞等形式依次為11位年度人物頒獎,其間穿插文藝節目表演。現場用真摯的話語,感人的畫面,生動再現了十大“北京榜樣”和特別獎獲得者的先進事跡,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産生強烈情感共鳴,現場掌聲不斷,榜樣的精神和力量持續得到傳遞和升溫。

  2016年“北京榜樣”大型主題活動特點十分鮮明。一是在全市形成了蓬勃開展、各具特色深入推進活動的生動局面。各區廣泛舉薦群眾身邊的榜樣,不斷提高選樹品質,豐富選樹內容,深化榜樣舉薦選樹活動。各系統結合行業特點打造了一批榜樣子品牌,市國資委評選的“國企楷模·北京榜樣”,市公安局開展的“北京榜樣—最美警察”選樹活動,市安監局開展的“安監之星·北京榜樣”主題活動等,為推進全市“北京榜樣”活動深入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在全市形成了積極崇德向善,榜樣層出不窮的良好社會風尚。各區各系統在榜樣選樹的連續性和長期性上下功夫,增強廣大市民群眾參與積極性,廣泛組織動員幹部群眾多角度發現、發掘身邊榜樣,促使各類榜樣不斷涌現。“北京榜樣”活動成為首都地區各類先進人物的蓄水池、典型庫。三是在全市推動形成了學習榜樣,爭做好人的熱潮。堅持把評選、宣傳、學習榜樣貫通起來,在全市開展北京榜樣故事“六進”巡講活動,廣泛傳播“榜樣好聲音”。在開展的為期一個月的“為榜樣點讚,集徽章有禮”網路互動宣傳活動中,點讚超過6000萬個,149萬人次參與集徽章活動,收到網友留言4萬餘條達240萬字,年度榜樣候選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四是在全市紮實深入開展實踐活動,形成讓感動化行動,禮遇關愛榜樣的濃厚氛圍。“V藍·北京”綠化植樹、“孝老愛親·愛在重陽”、CBA賽場觀賽文明引導等“學榜樣我行動”大型公益活動傳遞榜樣力量。為榜樣圓夢活動點亮更多榜樣的公益夢想,實現夏虹賞洛陽牡丹的夢想,圓任士榮舉辦盲人學生專場音樂會的夢想。關愛禮遇榜樣活動讓好人得好報,邀請榜樣參加國慶、新年音樂會和紀念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等重大活動。舉辦“姜昆説相聲”北京榜樣專場,開展“善滿京城送吉祥”活動。

2016年度十大“北京榜樣”

程京

  程京,男,1963年7月出生,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為博奧生物集團創始人,他從1999年開始建造“中國芯”。僅9年多時間,博奧生物開發出五個系列數十項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和服務項目,應用於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疾病診斷,被美國《財富》雜誌評價為“中國第一家進入世界水準的生物技術公司”,成為中國生物晶片領軍人。

孫曉蘭(前排中)

  孫曉蘭,女,1949年1月出生,東城區崇文門東大街居民。自1998年至今,她主持的助學親友團,對廣渠門中學宏志班近千名學生給予了物質與心靈的“雙助”。100名“宏志生”在她60歲生日時為“宏志媽媽”頒發了“人生導師”的聘書。受孫曉蘭影響,她的兒子、幾十名宏志生乃至北川地震受助的學生,都相繼參與愛心活動,幫助他人。

張宏偉

  張宏偉,男,1976年出生,北京凱捷風公交公司駕駛員。多次參加市巡迴宣講的公交標兵張宏偉,2016年3月30日上班時路遇交通事故,發現駕駛員還卡在車內但車已冒出濃煙。他迅即鑽入狹小空間配合對方事故車司機施救,此刻儀錶盤下已見火焰。他拼盡全力反覆推拉已經變形的操作臺和方向盤,終將駕駛員拖至車外。瞬間,大火就吞沒了車輛。

吳松航

  吳松航,男,1972年9月出生,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奶粉事業部總經理。他以母愛為最高標準,狠抓三張王牌打造“國粉”:研製出更接近於母乳的營養系統;堅持使用自有奶源;以鮮牛奶為原料的濕法工藝。他還率部奮戰在市場一線提升産品認知度。三年多時間,三元奶粉的代理商戶從100戶躍增至1300多戶,月銷售量增長近9倍。

松岩(劇照)

  松岩,男,1964年4月出生,北京風雷京劇團團長。出身京劇世家擅猴戲的松岩,上任後曾創下兩年間演出793場的北京演出市場數量之最。2008年他作為奧運唯一京劇節目《東方神韻》的導演,精準達到將京腔京韻與西洋電聲器樂完美融合的演出要求;2015年又自創京味兒話劇《網子》將多種藝術融合重塑京劇之魂,獲青年觀眾大讚。

黃文祝(左一)

  黃文祝,男,1969年10月出生,海淀公安分局西山派出所民警。黃文祝管片內有大量維族群眾,十幾年來他始終以社區警務工作站為家,畫出分佈圖為每戶每人建立服務檔案,尊重少數民族同胞的民族習慣和宗教信仰,真心實意把他們當朋友、當親人,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探索出卓有成效的社區管理工作法,贏得少數民族群眾的情感認同,“有事就找黃警官”成了大家的口頭禪。

童松(左一)

  童松,男,1971年12月出生,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公司主任工程師。工作二十多年來,他為首都地鐵建設安全嚴防死守,對隱患毫不留情,是工地上人見人畏的“黑臉”。他不斷總結創新,先後主持編制了《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標準化手冊》等行業標準,成為行業安全建設的“教科書,在全國同行業中均屬於首創,填補了我國地鐵建設沒有統一規範的空白。

張博研

  張博研,男,1989年7月出生,密雲區廣播電視中心主持人。讀高中時媽媽就患上癌症,為保障兒子上學採取保守治療。張博研大學畢業被重慶巴南電視台優先聘用,期望靠自己收入為媽媽治病;但媽媽病情轉入晚期治療費用昂貴,他毅然辭職回到家鄉密雲並説服父親賣掉家中唯一房産。他還省吃儉用,帶媽媽到外地旅游,極盡孝心。同時,張博研在工作中身兼數職,勤奮敬業,榮獲了北京市優秀播音員主持人等多項榮譽,他的擔當進取精神為年輕人做出表率。

張曉艷(左一)

  張曉艷,女,1966年8月出生,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2015年3月5日張曉艷倡建的全國社區醫療服務志願團,目前已擁有頂尖專家志願者900多位;他們多次走入革命老區、貧困山區等地為百姓公益醫療,甚至出國歸來都顧不上倒時差。在重陽節等節假日,她帶領專家們分別前往河北、陜西、黑龍江等地,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見到了大醫生。

李穎

  李 穎,女,1974年3月出生,東城區東四七條居民。因分娩時視力受損李穎近乎盲人。2002年她學習按摩開辦“志堅坊按摩店”,2008年起她義務為奧運志願者按摩並創立“京城小雷鋒志願者團隊”,每週六上午為行人指路按摩義診等八年風雨無阻;還為貧困生募捐款項達21萬餘元。近幾年她與京東網合作,每年為殘疾人安排幾十個就業崗位。

2016年度“北京榜樣”特別獎

范濤

  范濤,男,1971年2月出生,北京市網信辦調研員。范濤患腦膠質瘤做了手術,醫生診斷他的生命不會超過半年,但他以堅強的意志、樂觀的態度與病魔抗爭了7年。即使在患病期間,他心繫事業,在本職崗位上做出了突出貢獻。生前他謝絕了基金會為他籌到的用於後續治療及護理的款項,並預囑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事業。去世後他捐贈的器官已經讓5個病人獲得了新生。

2016年度“北京榜樣”提名獎名單

  助人為樂

  王子惠,女,北京朝陽醫院藥事部藥師

  徐聚民,男,門頭溝區水峪嘴村大學生村官

  方 毅,女,豐台區東高地街道六營門社區居民

  劉清池,男, 北京金板寸文化發展中心總經理

  見義勇為

  曹 健,男,通州區次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

  張佳佳,男,武警交通第九支隊駕駛班副班長

  於國剛,男,順義區高麗營鎮三村村民

  劉守成,男,順義區大孫各莊鎮小壩洼莊村村民

  誠實守信

  楊慧琦,女,興業富農果蔬種植合作社理事長

  彭宏光,男,北京大營宏光肉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胡爭光,男,北京百尚家和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

  付 靜,女,北京康仁堂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蘭國棟,男,石景山區西黃新村北裏居民

  敬業奉獻

  陳培榮,女,東城區景泰小學校長

  孔 博,男,密雲區河南寨鎮兩河村人

  閆 麗,女,首都博物館技術部副研究館員

  金 朝,男,豐台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孟繁信,男,通州區於家務中學校長

  仉鎖忠,男,房山區竇店村黨委書記

  王琳娜,女,北京西站036候車室值班員

  焦 翔,男,人民日報社西亞非洲編輯室副主編

  李 鑫,男,北京地壇醫院科教處副處長

  石秀冬,女,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

  陳獻森,男,北京市援藏幹部,曾任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委書記

  趙 明,男,通州區房屋徵收事務中心主任

  益小蘇,男,中航複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冷劉喜,男,京豐燃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維護部副部長

  田金洲,男,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副院長

  王 曌,女,愛博諾德(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李二偉,男,密雲區新城子鎮中心小學科學教師

  李 迪,男,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刑警

  韓志強,男,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學教師

  鄭 浩,男,北京市公安局網路安全保衛總隊二大隊政委

  史春旭,男,平谷區黃松峪學區教師

  劉 軍,男,北京基業達電氣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

  白 松,女,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判長

  孝老愛親

  韓桂英,女,懷柔區長哨營鄉長哨營村村民

  杜鳳英,女,懷柔區渤海鎮葦店村村民

  段玉仙,女,通州區富河園社區居民

  王鳳雙,女,懷柔區廟城社區居民

  熱心公益

  張志偉,男,北京市百瑞律師事務所律師

  徐春妮,女,北京電視台節目主持人

  李 理,男,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

  陳文森,男,三島中融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品牌部經理

  任永陽,男,全峰快遞機場一部快遞員

  米爾扎提·木莎,男,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學生

  閆洪新,男,門頭溝區永定鎮馮村村民

  自強不息

  孫桂蘭,女,北京抗癌樂園常務理事長

  趙 月,女,北京師範大學在讀研究生

  唐佔鑫,女,北京新生命養老助殘服務中心主任

  孫筠友、彭俊周夫婦,朝陽區和平街勝古莊社區居民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