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影認新城

日期:2023-05-23 09:5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塔影認新城
  • 塔影認新城

  原標題:塔影認新城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有一處全市知名的勝景:五河交匯。北運河與通惠河、溫榆河、小中河、運潮減河在這裡匯聚,見證千年漕運興衰的燃燈塔也坐落在此。“一枝塔影認通州”的詩句流傳至今。

五河交匯處,運河商務區加速崛起。

五河交匯處,運河商務區加速崛起。

  5月23日,古塔腳下,新城崛起。登臨五河交匯處的高樓觀景平臺,憑欄眺望,只見運河水道兩側,現代化樓宇鱗次櫛比。這裡是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所在地,20679家註冊企業入駐,包括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在內的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戶,為其注入勃勃生機。

  在老居民的記憶裏,五河交匯處曾是低矮的棚戶區、污染的河道,還有落後的配套設施,跟“繁華”不沾邊兒。

  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北京市抓住這一重大機遇,6年多來,成千上萬的建設者、創業者在這片熱土揮灑汗水、只爭朝夕,一座高品質發展的“綠色”新城拔節生長。位於城市副中心西北角的五河交匯地區,也吸引著高端要素加速匯集。

  綠色運河帶火商務區

  早上8點,在運河商務區管委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與企業代表有個例行早餐會。邊吃邊聊,氛圍輕鬆。大家有一説一,開誠佈公,協商解決問題。

  窗外,鹽灘路上,手拿咖啡、身著西裝的金融從業者腳步不停;通惠河邊,“老通州”陳憲迎正在健身步道上晨走。

  運河商務區的幢幢高樓在通惠河北岸,陳憲迎住了30年的天橋灣小區在南岸。“過去,北岸幾個村房屋低矮,路也坑洼,環境不好。一場大風過去,樹上能挂不少塑膠袋。”那時,陳憲迎總盼著搬家,“通惠河也有一股味兒!”

  話鋒一轉。“多虧沒賣房子!老伴退休後愛拍鳥,這兩年在家門口就拍著過白鷺、銀鷗。”説話間,一條形似烏篷船的智慧清理船來到眼前,兩條柔性臂巧妙地把河面上的絮狀物收集起來,利索地“吞”進濾網。

  隨著近年來水環境治理力度的加強,五河交匯地區近50萬平方米的水域已經還清,水質從曾經的劣Ⅴ類恢復到了地表Ⅳ類。

  河道還清,生態改善,讓一度陷於發展“洼地”的五河交匯地區,有了向高品質發展躍升最為雄厚的“綠色資本”。“可著全北京市,伴著運河而生的商務區,我們是獨一份!”運河商務區招商負責人馮宇語氣中透著自豪,“幾乎所有來運河商務區考察的項目團隊,都對這裡的生態環境特別滿意。”

  水清岸綠的運河水道自不必説,周圍簇擁著西海子公園、運河文化廣場、運河奧體公園等優質綠色空間,不遠處就是燃燈塔、大光樓、文廟、紫清宮這種古色古香的建築群,還有那頗具藝術氣息的“千荷瀉露橋”,以及可以搭乘運河遊船的碼頭……

  就在不久前,運河商務區註冊企業突破2萬家,其中有不少是從中心城區疏解來的重點項目,很多企業一眼就相中了這裡的好環境。

  要當中國金絲雀碼頭

  讓陳憲迎感受深刻的,不僅僅是生態環境的改善,還有“洋氣十足”的産業生態。“不是這個總部,就是那個總部。過去挺落後的一個地方,現在鳥槍換炮了嘿!”

  每次聽到居民這樣的評價,中關村通州園管委會主任、運河商務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林正航都會很開心。運河商務區的發展還剛剛起步,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對標銀行總部雲集的英國倫敦金絲雀碼頭,打造一處國際范的金融高地。

  五河交匯處,歷史上就有金融産業的基因。

  600年前,這裡曾是京城東部著名的碼頭,每年約有600萬石軍糧從南方運抵。據史書記載,清朝末年五河交匯地區包括票號在內的金融機構將近300家,是一處區域性的金融中心。

  今天的五河交匯處,金融産業再次興盛,不過靠的不再是水運和碼頭經濟,而是不污染環境、佔用空間小、産值較高的金融類機構。近年來,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北京銀行的財富管理相關總部等相繼落戶,運河畔的金融城漸漸崛起。

  綠色金融是運河商務區最具特色的金融板塊。所謂綠色金融,是通過投融資、金融産品創新等方式為環境保護提供支援,是可持續發展理念在金融領域的具體體現。

  林正航説,“十四五”時期,運河商務區要打造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集聚金融科技企業超過110家;吸引綠色金融機構落地超過10家;綠色信貸規模突破200億元;實現碳配額、自願減排量等累計成交超1億噸;集聚財富管理機構力爭超過200家。

  2023年,綠色金融領域的一件大新聞,就發生在五河交匯地區:從中心城區疏解、落戶于運河商務區的北京綠色交易所,升級為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為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助力。

  還是在五河交匯地區,工商銀行北京通州分行轄屬運河商務區綠色支行,2023年也成為全國首家通過“綠色網點”服務認證的金融機構。截至目前,工行北京通州分行已為通州區多個水環境治理及改善項目提供全方位融資支援。

  運河商務區持續擦亮綠色發展金名片,也令很多業內人士歡欣鼓舞。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程琳説,運河商務區的發展方向、戰略定位與綠色發展的方向是高度契合的,“我們有足夠的信心認為,會有越來越多的與綠色相關的企業、研究院和投資機構落戶。”

  活力街區滿滿未來感

  現在的五河交匯處,已經是城市副中心高品質發展的一張金名片。讓“老通州”們歡欣鼓舞的,還有城市面貌的巨大改變。産城融合,一處具有未來感、滲透著綠色發展理念的現代化街區,正在運河畔悄然成形。

  這裡不能不提的是正在建設中的未來亞洲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副中心站。站在位於地下二三十米深的站臺,一抬頭竟能看見藍天白雲、明媚的太陽光線。這浪漫、大膽的創新設計,把自然光線直接引入地下,大大節省了照明費用,並且讓人與自然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城市副中心站地面的“京帆”屋蓋設計,同樣創意無限。副中心站站體最深位於地下約32米,如果採用傳統車站的大屋蓋設計,將會帶來不必要的碳排放。“京帆”方案巧妙地將下部幕墻和上部物面切開來,一方面可大大提高下部車站空間的保溫效率,另一方面也讓上部的“帆”形態獲取最大的自由度,以便更靈活有效地滿足聲光熱等多種節能運維需求。

  “京帆”屋蓋結合城市空間設有七片“主帆”,下方容納車站屋蓋、城市景觀、公共客廳等多種城市功能。起伏連綿的“帆”屋面將創造大量的城市共用空間,並與四週綠地相連,市民可穿行其中,並由此進入地下配套商業空間——未來,這裡不僅是通達京津冀主要節點的車站,還是一處市民共用的公共花園、煙火氣十足的商圈。

  不止是副中心站,運河商務區所有開發項目全部按照綠色建築要求設計,在空間規劃上,創新性地把交通體系和保障城市運作的設施引入地下,地上騰出的空間佈局慢行系統和商業體系。由東關隧道、北環環隧、南環環隧(在建)三大隧道構成的一座3平方公里的“地下城”,將大大減少地面車流,讓街區環境更加舒適宜人。

  曾經的商業設施短板,也在這兩年加緊補足、完善。這不,陳憲迎和老街坊們很快就會迎來一個“逛吃購遊”的新去處:樂堤港。這是一處大型商業綜合體,就矗立在五河交匯處西岸,整體造型宛如“運河之眼”,預計下個月就能開業。樂堤港南側,新光大中心也將迎來新商業空間開放,富力廣場、合景悠方天地也在火熱招商……

  五河交匯處,一座宜居宜業宜遊的活力商務新區正在崛起,以綠色為基底的高品質發展,讓這幅畫卷生機勃勃、歷久彌新。(陳強)

  “數”説副中心

  千億投資築基千年之城

  2020、2021、2022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分別完成1027.7、1000.6、1005.5億元;

  建安投資連續4年排名全市第一;“十四五”期間副中心固定資産投資每年都將保持千億規模。

  城市框架全面拉開

  公路里程達2485公里,城市路網密度2022年達4.4公里/平方公里,比2018年提高26%;

  已開通6條軌道交通,是中心城區外線路最多的區;綠色建築面積達1005萬平方米;

  運河商務區總計完工建築面積440萬平方米。

  産業高品質發展

  累計落地央企二三級企業58家;

  6家市屬國企新總部開工建設;

  註冊金融企業超360家,金融業增加值佔比從2016年的6.6%達到2022年的10%左右;

  運河商務區註冊企業超過20000家。

  城市功能品質顯著提升

  17所市級優質教育資源入駐,2016年以來新增中小學學位2.6萬餘個;

  7家市級醫院陸續落地,三甲醫院達到4家;

  PM2.5累計濃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改善率近90%;

  森林覆蓋率從2016年的28.5%提高到2022年的34%左右,成為北京首個平原地區國家森林城市;

  綠色出行比例已達74.5%,至2025年慢行系統里程將突破1500公里。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塔影認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