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專欄首頁
分享:
字號:        

11位藝術家行走絲路 以當代藝術對話新疆傳統文化

區域:
海淀區
開始時間:
2023-12-13
地點:
北京時代美術館
結束時間:
2024-02-27
活動類型:
展覽
來源:
北京日報

  11位藝術家,行程超過7000公里,用當代藝術的形式與傳統民族文化對話,讓觀眾看見更美的新疆。12月13日,“域·繪·場:路與文化的相遇”當代藝術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正式開展,共展出16組、近60件多媒介藝術作品。

趙燕《織路·迴響》

  趙燕《織路·迴響》

  今年恰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北京時代美術館團隊多次深入新疆,充分調研新疆的科技、人文、藝術、風俗知識。此次展覽從絲路歷史出發,有的參展作品充分運用新疆傳統工藝技術進行創作,有的作品融入科技元素與觀眾互動,還有的作品記錄了新疆的人、事、物,展現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美學風格。

  策展人陳抱陽的作品《機緣》,由人工智慧控制的機械臂、一系列光學結構以及由演算法驅動的熒幕和投影構成,為觀眾呈現了關於“遠方世界和文明”的視覺故事。北京時代美術館創辦人及館長趙燕的空間藝術裝置作品《織路·迴響》,受到新疆特有的彈撥樂器——音樂活化石“托布秀爾”的 啟發,以科技手段讓音樂可視化,觀眾可以用身體參與互動,撥動琴弦感受古老文明和新生力量的交織與傳承。

刁娟《時空之間》

刁娟《時空之間》

  蜀繡非遺傳承人刁娟的作品《時空之間》將蜀繡中的傳統衣錦紋與新疆特色拼花磚花紋融合,以熒光繡線作為材質,結合燈光光影效果,活化傳統工藝。藝術家李勇政運用新疆地毯和蠟製作的《來自丁爾的家——山峰》,以“蠟”這種細膩溫暖的材質表達不同民族之間的情感聯接,象徵着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展覽將持續至2024年2月27日。(王廣燕)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