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
- 東城區
- 開始時間:
- 2023-08-28
- 地點:
- 北京兒藝·南鑼劇場
- 結束時間:
- 2023-09-10
- 活動類型:
- 戲劇
- 來源:
- 北京日報
原標題:“丫丫成長三部曲”挑戰三戲連演 戲劇馬拉松開啟兒童劇觀演新模式
“天長了,夜短了,耗子大爺起晚了……”唱着活潑天真的童謠,梳兩個朝天辮的丫丫蹦蹦跳跳地走上舞臺。大人眼中最該無憂無慮的年紀裏,丫丫也有自己的小心事,關於陪伴,關於告別,關於成長。
7月28日下午,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創排演出的京味系列兒童劇《耗子大爺起晚了》《花貓三丫上房了》《土狗老黑闖禍了》在北京兒藝·南鑼劇場首次挑戰三戲連演,6個多小時的兒童戲劇馬拉松裏,大小觀眾一同見證了丫丫的故事。時光溜走了,丫丫長大了,她的歡笑與淚水是留給所有人的關於童年的溫暖詩篇。
現場
6小時戲劇馬拉松小觀眾意猶未盡
盛夏時節,頤和園的清幽寧靜被撅樹杈、遛烏龜的丫丫打破。這個鼠年出生的小姑娘古靈精怪,小名“耗子丫丫”,她有口才,有主見,還有些北京人的混不論,一舉一動洋溢着鮮活旺盛的生命力。丫丫家裏兄弟姐妹眾多,小妹妹剛剛出生,父母無暇顧及丫丫,於是將她送到頤和園,交由在那裏工作的三哥照顧,然而,年輕的三哥正忙着工作和戀愛。孤單的丫丫野蠻生長,混成了園子裏的小霸王,甚至和家裏一窩老鼠成了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熱鬧鮮活的場面、立體生動的人物、童趣十足的老鼠娶親舞蹈、手繪質感的布景和影像,讓首先上演的《耗子大爺起晚了》贏得了滿堂彩。近100分鐘的演出裏,孩子們跟隨丫丫在頤和園廣闊的天地裏盡情遨游,為耗子大爺一家的命運牽腸挂肚。故事在秋天到來時告一段落,丫丫在臺上短暫揮別觀眾。
半個小時後,小朋友們再回劇場,舞臺上頤和園連綿精緻的雕梁畫棟已經變成了煙火氣十足的衚同,大爺聊天下棋,孩子們丟沙包打打鬧鬧,《花貓三丫上房了》接續登臺,領養了一隻小花貓的丫丫又要面對新的難題。至《土狗老黑闖禍了》最終落幕時,6小時18分04秒的計時結果顯示在大螢幕上,這是全體演職人員和觀眾們共同經歷的一次挑戰。
“孩子看得特別高興。”觀眾方女士説。在演出海報前,她給女兒拍照留念,小姑娘臉上畫着幕間休息時劇場工作人員彩繪的小貓鬍鬚,歡呼雀躍,意猶未盡。“讓我驚訝的是,這3部兒童劇並不低幼,成年人不僅能看進去,還能收穫不少 啟發。”方女士被《耗子大爺起晚了》中關於“陪伴”的探討觸動,“怎樣正確和孩子相處,是所有父母必須終身學習的一門功課。”
幕後
1200個道具300件服裝搭起童夢樂園
“丫丫成長三部曲”改編自著名京味作家葉廣芩的同名兒童文學作品,以上世紀50年代的北京為背景,在講述丫丫童年故事的同時,更展現了獨屬於北京這座城市的風土人情。2020年,三部曲被北京演藝集團與北京出版集團聯合納入北京兒藝的創作選題中。2021年至2023年,兒童劇《耗子大爺起晚了》《花貓三丫上房了》《土狗老黑闖禍了》依次與觀眾見面,已相繼演出近100場。
“這一次,通過三戲連演的方式,我們可以用舞臺藝術語言更加完整地講述丫丫的成長,為孩子們營造出一個充滿真善美的戲劇世界。”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北京兒藝董事長董寧説。
“三戲連演中,舞臺布景的短時間切換是非常大的挑戰。”三部曲總導演、北京兒藝青年導演王澤介紹,南鑼劇場舞臺面積有限,綜合考慮後,主創團隊選擇以《土狗老黑闖禍了》的舞美呈現作為最核心的基礎舞臺,利用象徵“成長階梯”的斜坡,形成前兩部作品中頤和園的長廊和層層疊疊的衚同,配合光色光影等變化,在30分鐘內迅速完成戲劇轉場。據悉,3場演出總道具量大大小小約1200個,演出服裝超過了300件,主創團隊充分利用劇場所有的吊桿與平臺,在每一個平台下面設計了不同道具的存放空間。
“6個多小時的表演過程中,我必須合理分配體力。”飾演丫丫的葉林英子説。從始至終,丫丫幾乎一直都在臺上,同時還要在落差近5米的斜坡上來回奔跑,“排練時,我們一遍一遍地磨合,而且我要注意丫丫在三個時期呈現出的不同特點。”《耗子大爺起晚了》中,丫丫還在任性地調皮胡鬧,而到了《土狗老黑闖禍了》中,初入校園的她已經能正確地處理與老黑的分離,“怎麼讓觀眾感覺到同一個人物在不同時間段有不同變化,對我來説是最難的挑戰,也是導演不斷向我提出的要求。”
據悉,三部曲系列作品還將進行30余場暑期演出,至9月10日。(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