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區境內的八達嶺長城是在燕國長城的基礎上逐漸建造而成,距今已經2300多年,是萬里長城的精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環境,使八達嶺長城一帶積澱了十分豐厚的民間文化底蘊,演繹出許多豐富多彩的傳説故事,代代相傳經久不衰。八達嶺長城傳説歷史悠遠、內容豐富、情節動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成為了中國長城文化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八達嶺長城傳説中最早是上古神話傳説,它産生於文字産生之前,反映了遠古時代人與自然界的關係和生活。沿八達嶺長城一線,明代建有八大山寨,寨寨屯兵,關隘、城堡、烽火臺接連不斷。一村、一寨、一城、一關、一石、一泉等都有傳説。如世代相傳的:“望京石”、 “六郎影”、“金牛洞”、“石佛寺”、“穆桂英點將臺”、“彈琴峽”等傳説至今膾炙人口。就連“八達嶺”這個名稱的由來,在民間也有多種不同的傳説版本。
這些傳説在傳承中經過無數人不斷加工潤色,決定了它十分珍貴的文學價值,對於我們今天弘揚民族文化,研究民間文學藝術都産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它宛如一棵生命力頑強的千年古樹,那枝葉繁茂的樹冠,顯示出生機勃勃的過去、現在、未來;那年輪密實的軀體融進歷史的滄桑,那盤根錯節的根須蔓延着永無止境的文化底蘊,成為了延慶民間文化中最寶貴的“活化石”。
2008年6月,“八達嶺長城傳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率先在國家層面上得到了保護。2009年,我區對這些傳説故事重新進行調查、編寫和整理,以使其內容進一步豐富和完善。2010年4月,延慶曆史文化系列叢書《八達嶺長城傳説》(上下冊)一書正式出版印刷。全書共分為七個部分,主要包括歷史人物傳説、神話傳説、風物傳説、風俗傳説、靈異傳説等內容,涉及長城本體、長城沿線風土人情、長城內外文化信仰等,較全面地反映了延慶地區長城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