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橋映帶

日期:2023-04-18 16:35    來源:通州區政務服務管理局

分享:
字號:        

  城指張家灣城址,橋指城側通運橋,交相輝映,固為勝跡。位於張家灣鎮張家灣村南側,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城橋映帶

  張家灣城東瀕潞河(大運河故道),北齊天保年間曾建有長城戍所,遼統和年間曾設為養馬圈,元萬戶張督海運至此又為運河北端碼頭。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為保護漕運要道和保衛北京,防禦蒙古殘元勢力侵犯,而搶築此城。城垣依河就勢成瓦刀形,周905丈,內外磚,中實夯土。解放後漸被拆除,今僅余南城垣遺址,長約300米,1992年重修南門東側一段,且恢復20米原貌,是郊區保留最長之城址。城中有《紅樓夢》中所寫之長城址。城中有《紅樓夢》中所寫之十里街,花枝巷,巷內尚存曹雪芹家當鋪遺址。

  通運橋在張家灣城南門外,橫跨在蕭太后運糧河上,俗稱蕭太后橋。初為木橋,萬曆三十三年(1605)易建石橋而成。三卷聯拱平面橋,長43米,寬10米,橋面石車痕纍纍。兩側設護欄,望橋石獅雌雄間置,情態不一,各有神韻,頗具明代雄風;每塊欄板內外浮雕蓮葉形口寶瓶,葉脈紋洗練流暢,別致不同,此種雕飾目前全國現存石橋護欄中唯有此橋獨有,風韻清秀,乃通州運河文化代表性遺址。橋東乃大運河北端貨船碼頭,橋西為客船碼頭,橋北是城,橋南為市,乃北京地區獨有人文景觀。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