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古城村形成於明代初年,位於北京長安街最西端的永定河東岸。明清以來,古城村民信奉碧霞元君娘娘,相傳在明萬曆年間建立“秉心聖會”,並每年出會到金頂妙峰山朝頂進香,並在回程到石景山進行“二山朝頂”。秉心聖會屬於“武會”,其主要表現形式為“花十檔”:即靈官旗”、櫳框、錢糧筐、公議石鎖、太平歌會、龍旗牌棍、中軍、四執、娘娘駕、督旗。“花十檔”的主要民俗活動為“十一踩街、十二揚香、十三朝頂、十四還鄉”。秉心聖會現存200年前遺存的四面大篩及民國年間村民田子斌等抄寫的《太平歌詞》老本一冊。
秉心聖會的組織機構分為督管、前引、管事、司房、玩角。督管為會首,負責會中一切事務,定期組織會務,由德高望重的人擔任;前引負責執行會禮會規、對外聯絡和主持會內各種儀式,是會內活動的主要組織者;管事也叫把兒頭或搭箱,負責其中某檔會的活動組織,組織玩角表演和練功;司房負責管理會內帳務及後勤事務,需要能寫會算並秉心公平的人擔任;玩角即一般具備一定表演能力的藝人。秉心聖會的傳承為家族和師徒傳承並重,相關家族的玩角多為家族內部代代相傳,師徒傳承都要接受會禮會規的約束和多數會眾的認可。秉心聖會是妙峰山朝頂進香的香會中唯一稱為“花十檔”的花會,其既有文會的儀仗執事功能,又有武會表演特點,是文武兼備、形式多樣的一檔花會。該項目為第一批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
秉心聖會
秉心聖會參加花會表演
秉心聖會花會走街
秉心聖會春節期間在老古城村走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