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密雲區位於北京市東北部,是首都重要飲用水源基地和生態涵養區。
密雲屬燕山山地與華北平原交接地,是華北通往東北、內蒙古的重要門戶,故有“京師鎖鑰”之稱。全區東、北、西三面群山環繞、峰巒起伏,巍峨的古長城綿延在崇山峻嶺之上;中部是碧波蕩漾的密雲水庫,西南是洪積沖積平原,總地形為三面環山,中部低緩,西南開口的簸箕形。
密雲區西起東經116°39 ′33",東至117°30 ′25 ",東西長69公里;南起北緯40°13 ′ 7",北至北緯40°47 ′57",南北寬約64公里。東、北部分別與河北省承德市的興隆縣、承德縣、灤平縣交界,西、南部與懷柔區、順義區、平谷區接壤。
自然環境
密雲生態環境優美,有山有水,又大又美,是京城最美的郊區,是京郊最美的新城。
全區總面積2229.45平方公里,是北京市面積最大的區,華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密雲水庫坐落於區域中央,宛若一塊碧玉鑲嵌在群山之中,最大水面面積188平方公里、最大庫容43.75億立方米,水體品質始終穩定保持在國家二類飲用水標準,五十年來的保水使密雲全境成為凈水、凈氣、凈土的綠色田園。
密雲是國家生態區、國際最佳休閒宜居名區,是首批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密雲是北京地區有名的長壽之鄉,90歲以上的老人有600多位。
密雲山水兼備,自然地貌特徵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區面積佔全區面積4/5,水源保護區佔全區面積3/4。全區林木綠化率達75.3%,空氣品質二級和好於二級天數連續四年保持在73.7%以上,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於市區40倍,生態品質全市排名第一。
區位優勢
密雲地理環境優越,區位優勢明顯。區城處於首都半小時經濟圈內,距市區40公里,距首都國際機場35公里,距天津塘沽港160公里,主要交通線路有大廣(京承)高速、京沈路、順密路、密關路、密興路等公路及市郊鐵路S5線和通密線。規劃中的輕軌S6線在密雲設站,將進一步提高密雲的交通便捷度。
投資密雲,可輻射周邊包括河北承德、興隆、灤平、豐寧、內蒙及東三省,為城市的外向型發展提供了條件。隨着城市功能的完善,密雲已成為首都經濟圈向東北部輻射的重要節點,成為北京東北經濟發展的第一門戶。
行政區劃
全區轄2個街道,即鼓樓街道、果園街道;17個鎮,即密雲鎮、十里堡鎮、河南寨鎮、溪翁莊鎮、穆家峪鎮、巨各莊鎮、西田各莊鎮、大城子鎮、石城鎮、太師屯鎮、北莊鎮、高嶺鎮、不老屯鎮、古北口鎮、馮家峪鎮、東邵渠鎮、新城子鎮;1個鄉(地區辦事處),即檀營滿族蒙族鄉(檀營地區辦事處)。
人口資源
年末全區常住人口為52.4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2萬人。其中,男性人口26.8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為51.1%;女性人口25.6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為48.9%。常住外來人口10.7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為20.4%。常住人口出生率為5.95‰,死亡率為7.22‰。
年末全區戶籍人口43.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3萬人。按戶籍屬性分,農業人口23.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4萬人;非農業人口20.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萬人。按性別分,男性人口21.7萬人,女性人口22.1萬人。
經濟
經濟增長: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3.8億元,增長0.5%;第二産業增加值94.5億元,增長0.3%;第三産業增加值265.6億元,增長6.5%。三次産業構成為3.7:25.3:71.0。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區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為71238元。
密雲水庫是華北地區第一大水庫。在北京市東北部、密雲區中部,西南距北京城70余公里,距密雲區12公里。該水庫坐落在潮、白河中游偏下,係攔蓄白河、潮河之水而成,庫區跨越兩河。
水庫最高水位水面面積達到188平方公里,水面137000畝,水深40米至60米,分白河,潮河、內湖三個庫區,最大庫容量為43.75億立方米,相當於67個十三陵水庫或150個昆明湖。環湖公路110公里。
密雲水庫形似等邊三角狀,有2大支流,一條支流是白河,起源於河北省沽源縣,經赤城縣,延慶區,懷柔區,流入密雲水庫;一條支流是潮河,起源於河北省豐寧縣,經灤平縣,自古北口入密雲水庫。
2021年10月1日,密雲水庫蓄水量達到35.79億立方米,創建庫以來歷史新高。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