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譜

日期:2022-08-22 18:18    來源:北京市海淀區政務服務管理局

分享:
字號:        

  楊玉棟是彩塑京劇臉譜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從小在北京一個戲園子里長大,對京劇演員臉上五顏六色的臉譜特別感興趣。他常常溜到後臺,拿着顏料就往臉上抹,沒想到這一畫就是一輩子。

  臉譜最開始是用膠泥畫,但是膠泥特別容易裂,楊玉棟後來改用石膏。但是它也有缺點,經過幾個寒暑之後,顏色會開裂,反覆試驗了多次,他才找到了一種比較理想的材料——陶土,材質更輕,又不易開裂。用陶土將胚子燒製成型後再刷白,便可以開始畫臉譜了。

  京劇臉譜看起來千變萬化,但是它是有一定規律的,有90%以上都是對稱的。京劇臉譜不能在上頭打草稿,否則那草稿沒辦法掩蓋,必須做到心中有譜,一氣呵成,心到眼到手到。

  為了做到一氣呵成,楊玉棟苦練基本功光手稿就畫了近萬幅。偶然的一次成功並不能説明問題,只有經過千錘百煉,畫出自己的精品才算成功。歷經長時間的屢敗屢戰,楊玉棟終於找到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他説,要在細節上下功夫,要讓臉譜活起來。

  做臉譜,需要的不僅是嫺熟的技藝,還需要對名家、名角、名唱段足夠的了解與熟悉。帶領楊玉棟走入京劇世界的可能是幼年時的興趣,而鑽研臉譜至極致,是他不斷向自己發起挑戰,多年積累的成果。

  楊玉棟説,每一張臉譜的背後都有着一段歷史故事,京劇讓我們了解歷史,臉譜讓我們對話古人。一張張臉譜就似一顆顆繁星,串聯在一起,便是歷史的天空。接下來的人生,楊玉棟並沒有打算停下腳步,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京劇、熱愛京劇,讓京劇這門傳統的藝術,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