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裝,以孫中山先生名字命名。衣服前臉四個兜各代表禮、義、廉、恥;前身的五粒紐扣,代表着孫中山先生提倡的五權憲法;袖口的三粒扣,代表着孫中山所提倡的三民主義,還有自由、平等、博愛的含義;後背的不破縫代表着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中山裝製作技藝代表傳承人楊春鵬説,現在很多人要穿中山裝顯示了我們的國力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心,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的穿着也要體現我們是中國人。
楊春鵬對徒弟的要求非常嚴格,他經常説要做好中山裝,不僅要學習一些技藝手法和裁剪工藝,還要了解中山裝的文化、背景。在實際製作時,更要非常嚴格,對徒弟反覆強調裁剪、縫製、熨燙等差0.1cm都是不可以的,不能只顧局部,要着眼整體,成品方為自然。
古人用“奴、徒、工、匠、師、家、聖”七個層次來演繹人生職業道路,匠,精於一門技術;師,掌握規律,並傳授給別人;家,有一個信念體系,讓別人生活更美好。楊老師已經到達了“家”的層次,他已經把中山裝的這種文化深刻地印到了他的靈魂裏邊,努力把中山裝的這種革命精神一直傳遞給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