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又名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麋鹿苑),隸屬於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研科普公益單位。具有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研究與保護、綠色環保科普教育、生態文明教育、旅游等多功能於一體,距北京市區最近的以中國珍稀物種麋鹿及濕地生態為主的自然保護場所,佔地面積約900畝,是一座戶外生態型的博物館。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作為麋鹿的故鄉,希望該物種能重返家園。1985年英傑國烏邦寺莊園的主人塔維期托克侯爵決定向中國無償贈送麋鹿,回歸地點選在--北京大興南海子。麋鹿苑相繼成立,建立起中國自己的遷地保護種群。
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從繁育到保護,從科研到科普,從物種到生態,從麋鹿保護到生物多樣性保護,麋鹿苑作為中國自然保護、物種拯救的成功範例和展示厚德載物、生態文明成就的窗口,麋鹿不僅實現了從國外向國內的回歸,更實現了從人工向自然的回歸。
麋鹿苑是北京市獨具特色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基地、國家級AAA級景區、國家二級博物館、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示範單位、北京市紅色景區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6:00,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活動形式:微信公眾號預約參觀
日接待量:暫態最大承載量6750人
地 址:北京市大興區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
導航地址:南海子公園南一門步行至麋鹿苑南門進入。
舉辦過的活動(參考)
近年來,深入開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普教育系列活動
以融合之力,不斷加強以生態文明和愛國主義教育為底蘊的麋鹿文化建設,開展系列麋鹿文化活動,強化科普基地建設,培育創新文化,逐步提高公眾科學素養,積極打造麋鹿文化IP,以麋鹿特有的文化符號,擦亮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這顆璀璨明珠。
1、開拓性開展麋鹿苑自然大講堂活動
以麋鹿苑自然大講堂為抓手,創新開展"綠色夢想"麋鹿守護者、夜探麋鹿苑、小小追夢人、"觀鳥、觀鹿、觀自然"等系列活動,累計受眾達到幾十萬人次。
2、作為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接待中小學生團體100余次,累計約3萬人次。
3、製作出品了自主知識産權的紀錄片《麋鹿苑之鹿王爭霸》,於2月12日在央視九套播出,收看率達到0.1%,受眾約140萬人次。科普影片《鹿王爭霸》榮獲"第九屆梁希科普獎-作品類三等獎"。
4、配合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湖南衛視等電視台拍攝《正大綜藝》、《動物來啦》、《卡酷動物園》、《北京的烏鴉》等6個欄目,在103.9一路暢通、北京文藝之聲等4個電台欄目進行麋鹿保護宣傳直播。
5、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游景區,積極發揮作用,配合大中小學、社會單位等開展入隊、入團、入黨等主題教育活動。同相關兄弟、行業單位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教育工作,團支部主題團日活動,開展生態建設與交流工作,宣傳生物多樣性及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