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宮廷補繡,俗稱絲凌堆繡。是我國古老的刺繡藝術與"堆綾""貼絹"技藝的結合與發展,是世代傳承並存續至今的傳統手工藝,通常採用浮雕、編織、刺繡、堆貼、抽絲等多種手藝結合的裝飾藝術。
北京宮廷補繡源於遼金奠基於元而盛於明清,從遼金以後逐步由民間走向宮廷。北京雍和宮珍藏的國家一級文物《綠度母補繡像》是乾隆皇帝的母親崇慶太后率宮女製作供奉的,已有200多年曆史。北京宮廷補繡凝聚了古老的民族手工技藝的精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和珍貴遺産,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宮廷補繡傳承人們製作的補繡珍品,曾獲得全國工藝美術金鳳凰金獎和百花杯銀獎,並曾作為國禮出贈國外。
北京宮廷補繡第一代傳承人不詳,第二代傳承人崔傑、第三代傳承人孫石芬,第四代傳承人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