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園村"龍鼓",前身叫"鍋子鼓", 産生於當地村民企求消災除禍、保祐平安的期盼和願望,是村民請"娘娘"時所奏的樂曲和護駕的隊伍,後來又在求雨、祭祀和廟會等活動中演奏。
清乾隆八年潤四月,京畿大旱,皇上派禮部尚書祈雨未果,忽聞漆園村赴黑龍潭祈雨時,天降甘露。龍顏大悅,頒禦旨賞宮中所用龍幡一幅,龍鼓八面,鴛鴦鈸48副,自此,鍋子鼓改名為"龍鼓"。據此推斷,漆園村"龍鼓"距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
漆園村"龍鼓"以口傳心授的方式代代相傳,到了清末民初時期最為興盛,經常受邀到附近廟會表演,在京西北地區享有盛名。
"龍鼓"已傳承七代,共有三十六套古譜,現已整理並演奏的有《三鍋子》、《六鍋子》、《七鍋子》、《混蛟龍》、《雙釘鈸》、《鬥鵪鶉》六套原汁原味的鼓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