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就研究吸收網民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意見建議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廣泛深入地察民情、聽民聲、匯民智,凝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鮮明傳遞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我們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讓人民在共同奮鬥中共用改革發展成果。廣泛深入地察民情、聽民聲、匯民智,才能凝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現實關切,如此才能將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轉化為具體實踐。
察民情是編制新規劃的前提和基礎。我們黨在出臺重要方針政策、作出重大決策部署之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是必要條件。老百姓過得怎麼樣,有什麼實際的問題需要解決,這些都是編制新的五年規劃的基礎與前提。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確保心中有群眾,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實關注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五年規劃編制涉及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的生産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必須體察民情並問計於民,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建言獻策。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在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方面認真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網路徵求意見活動,聽取全社會意見建議。活動累計收到網民建言超311.3萬條,為規劃編制提供了有益參考。廣大幹部群眾熱情關注、積極參與,發出的呼聲、提出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有關方面需要認真研究、充分吸收。走好新形勢下的群眾路線,善於通過網際網路等各種渠道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更好傾聽民聲、尊重民意、順應民心,就能把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人民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緊緊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創造精神,匯集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發展。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需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結合起來,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規劃編制中來。此次,廣大人民群眾對五年規劃編制積極建言獻策,例如,在央視網的相關專題中,網友留言:“現在年輕人甚至有部分老年人吃外賣的比較多,提升外賣行業的服務標準迫在眉睫。”具體而廣泛的意見建議,生動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也讓我們又一次看到,認真問計於民,廣泛凝聚共識,更好地發揮網際網路在傾聽人民呼聲、匯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就能真正地做到集思廣益、凝心聚力。
體察人民實情,傾聽人民呼聲,匯聚人民智慧,讓“黨和政府要幹的”和“老百姓心裏所盼的”同頻共振,我們一定能繪製好新的發展藍圖,匯聚共識、凝聚力量、團結奮進,共同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更新更美的篇章。(李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