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對方法 提升效率

日期:2024-04-29 11:25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找對方法,提升效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裡的“器”,不僅是工具,也是方法。找對方法,提升效率;方法失當,效率低下。

  基層治理,難在末梢。為滿足居民多元化需求,上海靜安區彭浦新村街道下足了繡花功夫,深入走訪了解居民訴求,創新製作“施工圖”,形成“一人(戶)一檔一策”精細化管理模式:問題被製作成標籤“上墻”;解決了才“下墻”;解決不了的,也有制度化渠道向上反映。實踐表明,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工作方法,就能産生真招、實招、管用的招。

  毛澤東同志有個形象比喻:“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過河是目的和任務;怎麼過河,架橋還是划船,是方法和路徑。找到合適的“渡口”,規劃科學的“路徑”,借助有效的“工具”,方能解決問題,抵達成功的彼岸。

  掌握了科學的方法,就能有效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打好脫貧攻堅戰,成敗在於精準;全面深化改革,增強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一條重要經驗;用好調查研究的法寶,要奔着解決問題去;凈化黨風政風,重在抓“關鍵少數”……新時代偉大變革中,我們依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找到了攻堅克難的“鑰匙”;打開未來的大門,我們要繼續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熟練掌握其中蘊含的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方法之別,根本在於方向之別。方向失之毫釐,方法就會謬以千里。通往“金山銀山”有兩條路:一條是消耗資源、放任污染,短期內快速獲利;還有一條是護好生態、綠色發展,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是竭澤而漁還是澤被後世?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們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發展的做法,堅決摒棄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邁上了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踐告訴我們,唯有強化理論武裝,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研究問題、推進工作才能真正得其法、見真效。

  方法對頭,內在地要求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具有全局性,各地各部門應從各自實際出發,找到因地制宜的落實之法。在尊重規律、明確定位的基礎上,建發展載體、搭合作平臺、找落實抓手。只要符合實際、利國利民,看準了就要不遺餘力地抓下去。

  當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堅定行動派、實幹家,既要涵養願幹肯幹、實幹苦幹的意志決心,也要練就有“幾把刷子”的真功夫,成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行家裏手。努力掌握好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鑰匙”,把思想方法搞對頭,我們認識問題就能站得高,分析問題就能看得深,開展工作就能把得準。(李洪興)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