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總體情況及受理特點
群眾反映前十類問題情況
群眾反映特徵分析
群眾訴求辦理情況
2024年接訴即辦工作機制持續完善。12345市民服務熱線(以下簡稱“12345熱線”)在電話受理能力穩中有升的同時持續拓展服務渠道,優化提升為企服務能力,將涉外訴求納入接訴即辦工作體系,打造“北京服務”新體驗。持續深化“每月一題”主動治理,聚焦急難愁盼辦成一批民生實事,厘清職責任務,加強政策解讀,推動多元參與形成治理合力。2024年訴求解決率、群眾滿意率進一步提升,分別達到96.7%和97.0%。
2024年1月1日0時至2024年12月31日24時,12345熱線共受理群眾反映12419.5萬件,同比上升12.9%。其中,訴求派單21108.0萬件,同比上升1.7%,佔比45.8%,直接答復1311.5萬件,同比上升24.4%,佔比54.2%。
2024年12345熱線電話渠道受理2097.2萬件,佔比86.7%,網路渠道受理322.3萬件,佔比13.3%。電話渠道在保證接聽能力的基礎上持續拓展服務渠道。推出線上專業諮詢、增值服務等13條具體措施,優化提升為企服務能力,5月正式推廣後,受理企業來電同比、環比均實現翻倍增長。同時,推進12345熱線業務系統與北京國際版門戶網站對接融合,將涉外訴求納入接訴即辦工作體系,受理外籍人員反映量持續增長。通過助力企業高品質發展,建設更加國際化的服務體系,打造“北京服務”新體驗。
2024年群眾反映集中的前二十類問題共計1817.1萬件,佔反映總量的75.1%。物業管理、環境保護、公共安全、郵政業服務管理、住房等問題訴求派單佔比較高,企業服務、社會管理、金融財稅、市場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障等問題直接答復佔比較高。
注:
1.12345熱線及其網路平臺接收的群眾反映的各類事項,包括但不限於群眾諮詢、求助、投訴、舉報、建議等。
2.轉至承辦單位辦理,這部分群眾反映在文中統稱“訴求”。
(一)市場管理
市場管理類問題445.2萬件,同比上升21.7%,主要反映網路交易(285.5萬件)、市場環境秩序(63.3萬件)、單用途預付卡(34.5萬件)、商品品質(26.7萬件)、服務品質(21.0萬件)等問題。
從各月受理量看,網路交易問題呈波動上升趨勢,受電商購物季影響,在11月達到年度最高,為34.8萬件,其他各類問題相對平穩。
(二)社會培訓機構
社會培訓機構類問題150.5萬件,同比下降12.8%,主要反映線上退費糾紛(113.2萬件)、線下退費糾紛(32.0萬件)、門店關閉退費糾紛(2.5萬件)、合同糾紛(1.3萬件)、教師資質與服務(0.4萬件)等問題。
從各月受理量看,線上、線下退費糾紛類問題在1月達到相對高點後呈波動下降趨勢,其他問題反映量相對較少。
(三)勞動和社會保障
勞動和社會保障類問題144.8萬件,同比上升51.5%,主要反映薪酬糾紛(74.3萬件)、勞動合同及用工管理(35.0萬件)、社會保險(19.1萬件)、離退休工資和待遇(5.3萬件)、工傷及職業病(2.9萬件)等問題。
從各月受理量看,薪酬糾紛問題在1月、12月為年度相對高點,分別為9.5萬件和7.0萬件,勞動合同及用工管理問題呈上升趨勢,在12月達到年度最高點,為4.1萬件。
(四)社會管理
社會管理類1問題135.0萬件,同比上升19.9%,主要反映經濟糾紛(52.4萬件)、戶政管理(11.8萬件)、寵物管理(3.6萬件)、各類案件(3.3萬件)、出入境管理(1.7萬件)等問題。
從各月受理量看,經濟糾紛問題波動較大,自7月起逐漸上升且增幅較大,12月達到年度最高點,為7.8萬件,其他各類問題反映量相對平穩。
注:2024年10月社會管理分類調整,並根據對應關係對2024年10月前歷史數據進行相應調整。
(五)住房
住房類問題115.4萬件,同比下降9.1%,主要反映小區配套(32.0萬件)、房屋修繕(15.2萬件)、房産中介(15.1萬件)、商品房(10.4萬件)、房屋權屬(9.6萬件)等問題。
從各月受理量看,小區配套問題持續高位運作,房屋修繕問題在汛期反映集中,在8月份達到年度最高,商品房問題呈波動上升趨勢,在12月達到年度最高。
(六)文體市場管理
文體市場管理類問題114.5萬件,同比上升119.4%,主要反映文化市場(113.0萬件)、體育市場(0.8萬件)、廣播電視(0.7萬件)、科技(0.1萬件)等問題。
從各月受理量看,文化市場類問題自1月起呈上升趨勢,在8月達到年度最高點,為12.6萬件,隨後有所下降,在12月出現小幅回升,其他各類問題反映相對較少。
(七)交通管理
交通管理類問題108.2萬件,同比上升14.8%,主要反映停車管理(29.9萬件)、網際網路約車(17.1萬件)、違章處理(15.6萬件)、緩堵措施(10.8萬件)、交通設施(8.0萬件)等問題。
從各月受理量看,停車管理問題在3月份以後反映較為平穩,網際網路約車和違章處理問題反映量逐漸上升,在12月達到年度最高點,分別為1.8萬件、1.5萬件。
(八)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類問題96.6萬件,同比上升16.2%,主要反映網路與通訊(43.1萬件)、公交(13.7萬件)、供水(9.4萬件)、供電(7.3萬件)、軌道交通(5.7萬件)等問題。
從各月受理量看,網路與通訊問題全年呈波動上升趨勢,供電問題在夏季(6月至8月)反映相對集中,在7月達到年度最高點,為1.2萬件,其他各類問題反映相對平穩。
(九)城鄉建設
城鄉建設類問題85.2萬件,同比上升5.5%,主要反映拆遷騰退(31.0萬件)、私搭亂建(28.8萬件)、施工管理(19.5萬件)、規劃設計(4.1萬件)、工程管理(1.5萬件)等問題。
從各月受理量看,拆遷騰退問題自3月起始終維持高位,年底略有上升,12月達到年度最高點,為2.9萬件,私搭亂建、施工管理問題波動較大,在5月至10月反映較集中。
(十)農村管理
農村管理類問題73.0萬件,同比上升18.9%,主要反映村務工作(33.6萬件)、宅基地(8.7萬件)、農村基礎設施(8.4萬件)、鄰里糾紛(7.0萬件)、村民待遇(4.0萬件)等問題。
從各月受理量看,村務工作問題自3月起持續高位運作,農村基礎設施問題在8月達到年度最高點,為1.0萬件,宅基地問題自10月起明顯上升,在11月達到年度最高點,為1.2萬件。
(一)消費市場成為反映量增長的重要變數
2024年北京市實施擴大消費組合政策,市民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線上、線下消費熱度均有提升。其中旅游、文體市場消費反映量增幅分別達到2.9倍和1.2倍,主要是註冊地在北京的平臺企業用戶數量大、範圍廣,包括網際網路消費平臺(京東、美團、小米等)、票務平臺(大麥網、貓眼等)、旅游平臺(去哪兒網等)、視頻直播平臺(抖音、快手、愛奇藝等)等,全國範圍的來電促使相關反映隨之上升。
(二)政府服務和民生保障類問題降量明顯
政府服務和民生保障工作持續優化,政府服務類包括公共服務(供暖、供水、供電)、住房(小區配套、房屋修繕)、市容環衛(垃圾清運、公共區域環境秩序)、市政(路燈照明、市屬道路、市政配套)等,民生保障類包括教育(入學升學、教務管理)、衛生健康(醫院管理、衛生防疫、藥品管理)等問題同比均有下降,其中垃圾清運、集中供暖、清潔能源分戶自採暖、路燈照明、入學升學等問題降幅明顯。
(三)城市綠化和生態環境反映量有所下降
近年來,北京市持續推動美麗城市建設、生態環境品質提升等工作,公園管理、城市綠化、環境保護等方面反映量均呈現不同程度下降。一方面,公園管理更加規範,服務品質有所提升,同時,通過加強綠地管理、樹木管理、古樹保護、林業管理等工作,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生態品質和宜居性。另一方面,低頻噪聲、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問題得到改善,設備噪音、餐飲單位油煙、揚塵、垃圾場異味、河道傾倒渣土等問題反映減少。
(四)安全穩定相關問題市民關注度仍較高
今年以來,公共安全類反映量持續高位運作,其中消防安全反映量上升較為明顯,集中反映堆放雜物、消防通道不暢、電動自行車火災隱患、燃氣安全等問題。同時,食品安全、住房安全等問題反映量也有所上升,主要反映餐飲企業環境衛生、食品衛生、擅自改變房屋結構等問題。此外,受“23·7”極端強降雨影響,2023年防災減災問題反映突出,隨着全市着力增強防災減災能力,穩步推進災後恢復重建工作,2024年防災減災相關反映同比下降。
(五)季節性、周期性、政策性反映平穩
2023年受高溫、暴雨、暴雪等天氣影響,季節性問題反映波動較為突出,今年天氣因素影響明顯減弱,相關單位未雨綢繆、冬病夏治,開展主動治理,高溫(供水、供電)、汛期(積水、房屋滴漏)、降雪寒潮(供暖)等季節性相關問題反映整體更加平穩;但今年春季大風天氣增多,導致樹木倒伏問題有所上升。從政策實施角度來看,快遞新規、延遲退休、過境免簽等政策出臺和實施,有關部門及時制定工作方案和答復口徑,妥善做好政策解讀和釋疑解惑,相關問題反映量整體平穩。
2024年12345熱線訴求派單量為1108.0萬件,相關訴求由區級部門、街鄉鎮、市級部門、國有企業等單位辦理。
(一)區及街道鄉鎮訴求派單情況
從各區訴求派單情況來看,訴求派單量1最多的是海淀區,共受理171.9萬件,佔十六區訴求派單總量的23.9%。訴求派單量最少的是延慶區,共受理6.9萬件,佔十六區訴求派單總量的1.0%。
2024年12345熱線共向十六區交辦訴求720.4萬件,其中街鄉鎮訴求派單量為112.0萬件,佔十六區訴求派單量的15.5%。其中朝陽區、豐台區、順義區、大興區、海淀區部分街鄉鎮訴求派單量較突出;其次通州區、昌平區、西城區、東城區、石景山區街鄉鎮訴求派單量普遍相對較高;延慶區、懷柔區、密雲區、平谷區、門頭溝區、房山區北部大部分區域為山區、農村地區,人口密度相對較低,訴求派單量也相對較低。各區具體訴求派單情況如下:
1.東城區
東城區訴求派單量約33.1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4.6%,其中,區級部門30.0萬件,佔比90.8%,街鄉鎮3.1萬件,佔比9.2%。
2.西城區
西城區訴求派單量約27.4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3.8%,其中,區級部門21.9萬件,佔比80.1%,街鄉鎮5.5萬件,佔比19.9%。
3.朝陽區
朝陽區訴求派單量約135.3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18.8%,其中,區級部門115.8萬件,佔比85.5%,街鄉鎮19.5萬件,佔比14.5%。
4.海淀區
海淀區訴求派單量約171.9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23.9%,其中,區級部門163.5萬件,佔比95.1%,街鄉鎮8.4萬件,佔比4.9%。
5.豐台區
豐台區訴求派單量約60.0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8.3%,其中,區級部門48.1萬件,佔比80.1%,街鄉鎮11.9萬件,佔比19.9%。
6.石景山區
石景山區訴求派單量約20.1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2.8%,其中,區級部門17.5萬件,佔比86.9%,街鄉鎮2.6萬件,佔比13.1%。
7.門頭溝區
門頭溝區訴求派單量約11.3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1.6%,其中,區級部門8.4萬件,佔比74.2%,街鄉鎮2.9萬件,佔比25.8%。
8.房山區
房山區訴求派單量約35.5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4.9%,其中,區級部門27.8萬件,佔比78.5%,街鄉鎮7.7萬件,佔比21.5%。
9.通州區
通州區訴求派單量約44.9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6.2%,其中,區級部門37.1萬件,佔比82.6%,街鄉鎮7.8萬件,佔比17.4%。
10.順義區
順義區訴求派單量約39.0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5.4%,其中,區級部門27.6萬件,佔比70.9%,街鄉鎮11.4萬件,佔比29.1%。
11.昌平區
昌平區訴求派單量約51.7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7.2%,其中,區級部門43.2萬件,佔比83.6%,街鄉鎮8.5萬件,佔比16.4%。
12.大興區
大興區訴求派單量約41.1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5.7%,其中,區級部門30.7萬件,佔比74.7%,街鄉鎮10.4萬件,佔比25.3%。
13.懷柔區
懷柔區訴求派單量約10.3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1.4%,其中,區級部門7.7萬件,佔比74.7%,街鄉鎮2.6萬件,佔比25.3%。
14.平谷區
平谷區訴求派單量約12.5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1.7%,其中,區級部門9.2萬件,佔比73.5%,街鄉鎮3.3萬件,佔比26.5%。
15.密雲區
密雲區訴求派單量約19.4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2.7%,其中,區級部門14.7萬件,佔比75.7%,街鄉鎮4.7萬件,佔比24.3%。
16.延慶區
延慶區訴求派單量約6.9萬件,佔全市各區訴求派單量的1.0%,其中,區級部門5.2萬件,佔比75.8%,街鄉鎮1.7萬件,佔比24.2%。
注:12345熱線派單到各區及其所屬街鄉鎮的工單量。
(二)市級部門訴求派單情況
從各市級部門訴求派單情況來看,2024年市級部門訴求派單量最多的是開發區管委會,共受理59.1萬件;市交管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郵政管理局訴求派單量較多。
(三)國有企業訴求派單情況
從各國有企業訴求派單情況來看,2024年訴求派單量最多的是公交集團,共受理9.2萬件;其次是北京移動,共受理8.3萬件。
(四)“每月一題”相關訴求情況
2024年“每月一題”聚焦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小區周邊公共停車資源有償錯時共用、校園周邊交通綜合治理等13個高頻難點民生問題,完成了372項任務,出臺了104項政策,辦成了一大批民生實事,共涉及訴求74.1萬件。具體見下表: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