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由北京市民政局編制的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全文包括概述,主動公開政府資訊的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資訊和不予公開政府資訊的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情況和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北京市民政局網站http://zfxxgk.beijing.gov.cn/columns/68/index.html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繫:北京市民政局信息公開辦公室,聯繫電話:65395024。
一、概述
2011年北京市民政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決貫徹民政部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樹立“大民政”理念,緊緊圍繞社會管理創新和民生保障,轉職能,出政策,做實事,全力推進大民政建設,頒佈實施民政事業和老齡事業兩個發展規劃,有效發揮了民政部門改善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的積極作用。這一年,北京市民政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堅持“公開政務、方便群眾、服務社會”的原則,着力完善公開機制、創新公開形式、豐富公開內容、強化公開責任,積極推進民政公共權力透明行使,公共資金透明運作,公共項目透明運作,公共政策決策透明,公共服務透明便捷,有力推動了首都民政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發展。同時,及時通過北京市民政資訊網站、電子觸摸屏、電子大螢幕、《北京民政》、《北京社區報》、民政政務資訊公告欄、新聞發佈會、微網志等諸多形式主動公開政府資訊。全年,政府信息公開各項工作運作正常,政府信息公開諮詢、申請以及答復、依申請公開收費等多項工作均得到了順利開展。
二、主動公開情況
北京市民政局2011年共主動公開政府資訊1253條,其中全文電子化率達100%。在主動公開的資訊中,機構職能類資訊27條,法規文件類資訊267條,計劃規劃類資訊8條,行政職責類資訊58條,業務動態類資訊893條。連續出版16期《北京民政》,舉辦58次新聞發佈會,組織201次大規模集中報道,接待海內外媒體3458人次(含微網志)。政府信息公開窗口共接受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諮詢812人次。投訴0次,行政復議0次,行政訴訟0次。
(一)重點公開惠民政策資訊。加強了對規劃、計劃、政策的公開力度,全年公開發佈了《北京市“十二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北京市“十二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北京市“六型社區”指導標準細則》、《關於全面加強城鄉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意見》、《北京市低保家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老年人入住定點社會福利機構補助辦法》、《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關於給部分農村籍退役士兵發放老年生活補助的通知》、《關於調整部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和義務兵優待金標準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城鄉特困人員重大疾病醫療救助有關問題的通知》等50多項惠民利民政策。2012年1月首次實現城鄉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統一,全市城鄉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上調為家庭月每人平均740元。同時,北京市城市低保標準由家庭月每人平均500元提高到520元,農村低保最低標準由家庭月每人平均340元上調為380元。此次社會求助標準調整是繼實現與物價上漲挂鈞後又一重大突破,不僅“首次實現了城鄉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的統一”,而且在全國率先實現城鄉居民醫療、教育、住房等專項救助認定條件的統一,有利於推進社會公平建設和惠民政策城鄉統籌進程。2011年兩次調整城鄉低保標準,兩次為困難群眾發放臨時生活補貼,在全國率先實現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城鄉並軌,城鄉義務兵優待金標準統一提高到每人每年2萬元等一系列利民惠民的新政策向全社會公佈。使廣大群眾及時了解我局重大決策、重要部署、重要政策等。同時,在制定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社會關注度高的相關政策時,廣泛徵求社會各方意見,推動公眾有序參與。
(二)及時公開重大事項資訊。全年加大了對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和摺子工程、2011年全市民政工作摺子進展情況,社會救助、優待撫恤、流浪乞討人員生活費、徵地超轉人員生活補貼等各類標準調整,以及養老機構建設情況、農村社區服務站建設情況、養老(助殘)托老所和餐桌規範化建設、面向社會公開招考1000名社區工作者、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體制改革、2011年清明節掃墓接待、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創建等重點領域的公開力度。面向社會重點公開了北京市民政工作會議、北京市養老工作大會、北京市社區建設工作大會等重大活動。這些與公眾密切相關的資訊發佈,有效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提升了透明政府、服務政府的形象。
(三)及時公開民政資金資訊。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和要求,今年北京市民政局在第一時間主動公開了“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情況、2010年度財政撥款支出決算、2010年度收支決算、2011年度財政預算等資訊,主動、及時、準確公開財政預算決算。同時,及時公開社會捐贈、福利彩票公益金、社會救助資金、救災資金、優待撫恤資金等使用情況及其統計數據,自覺接受社會各界對民政資金的監督,增強了社會資金分配、使用的透明度,提高了公共資金的使用效益,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四)整合民政公共服務資訊。為了第一時間滿足市民百姓的民生需求,北京市民政局以提升公共服務的普及性和便捷度為切入點,加大對民政公共服務資訊的整合和公開力度,逐步形成了一個高效、開放的民生公共服務資訊系統。一是全面整合了全市民政部門為民服務的各種資訊資源,發佈了個人辦事、機構辦事、民政黃頁等的資訊,將民政服務機構的地址、電話等資訊在網上公開。繼續修訂、完善了各項業務的辦事指南、辦事流程圖和辦事表格,供下載使用;根據市民經常諮詢的情況,編制了問題解答。二是在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如養老服務、殯葬服務、社區服務等方面進一步加大了信息公開力度,對這些公共服務項目的受理條件、辦理程式、受理部門、辦結時限、諮詢查詢方式等內容進行了公開,使社會公眾及時知曉。三是進一步完善了網上辦事規程。我局開設和完善了局長信箱、諮詢信箱、網上辦事、網上信訪、網上投訴、網上調查欄目,受到了市民的熱烈響應。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按照《條例》第13條規定,全市各行政機關自《條例》實施之日起正式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根據自身生産、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為落實《條例》確定的政府資訊依申請公開制度,北京市民政局建立專門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受理場所,並公佈政府信息公開受理機構的聯繫方式。
(一)申請情況。今年我局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32件,比2010年增長7件,同比增長28%。其中,當面申請31件,佔總數的96.9%;以信函形式申請1件,佔總數的3.1%。個人申請30件,佔全部申請的93.8%,法人或其他組織2件,佔全部申請的6.2%。依申請公開內容主要涉及社會救助、優待撫恤、工資福利、區劃界線、婚姻登記、房屋拆遷、社會組織登記管理等方面。儘管熱點敏感、複雜積案申請較多,總體辦理難度不斷增加,但辦理品質得到了保證。
(二)答復情況。已到答復期的32件申請全部按期答復,其中:“同意公開”4件,佔總數的12.5%,其中“主動公開”的3件;佔總數的9.9%;“資訊不存在”7件,佔總數的21.8%;“非本機關掌握”18件,佔總數的55.8%。
(三)收費情況。嚴格按《北京市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公開資訊收費辦法(試行)》實施收費,對《通知》上的幾類困難群體實行費用減免,收費工作正常進行。
四、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情況
2011年,北京市民政局政府信息公開的行政復議申請0件。
針對北京市民政局政府信息公開的行政訴訟案0件。
五、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儘管北京市民政局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與群眾的需求相比,與服務大民政建設的任務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政府信息公開的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性的認識需要深化;二是政府信息公開的廣度還需要進一步拓展,一些群眾關注的民政熱點、難點方面的資訊量還需要增加;三是政府信息公開的深度需要進一步挖掘,政府資訊需要進一步深化、細化,更加貼近百姓,更加貼近社會。
下一步,我局將進一步轉變觀念、加大力度,深化公開內容、擴大公開範圍、拓展公開渠道,高標準地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一是加大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力度。進一步深化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重要性、保密性的認識,提高全局系統廣大幹部信息公開的意識,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領導,加強信息公開工作人員隊伍建設;二是加大對民政重點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加大對重要領域、重點內容、重大活動、重要政策等的信息公開力度,做到制度性、政策性內容長期公開,階段性工作逐段公開,經常性工作及時公開,動態性工作隨時公開;三是提高政府信息公開整體水準。從注重結果公開向更加注重過程公開進行深化,在繼續加大動態類、政策類政府信息公開外,進一步做好網站線上訪談、網上諮詢、網上信訪等互動欄目建設,對新出臺的政策及時進行解讀,開展網上諮詢交流活動,提升政府信息公開的品質;四是拓寬政府信息公開渠道。進一步做好北京民政資訊網改版後續工作,進一步加大在媒體發佈資訊力度,認真做好北京市民政局官方微網志資訊發佈和更新工作,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資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