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日期:2019-03-19 10:00    來源: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分享:
字號: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北京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要求以及2018年度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實際情況編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動公開政府資訊的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資訊的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五個部分。

  本報告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網站(http://jxj.beijing.gov.cn/)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繫: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新聞宣傳處,聯繫電話:55578163。

  一、概述

  2018年,市經濟信息化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為根本遵循,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嚴格貫徹落實國辦《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以及《北京市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各項工作要求,結合全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實際,不斷完善信息公開工作制度、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加強解讀回應、優化平臺建設,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穩步推進。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堅持把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多次在局辦公會上部署推進公開工作。

  二是加強制度機制建設。研究編制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任務分工,推進政務公開各項任務落實。及時修訂《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等相關制度文件,規範工作流程、明確任務分工,不斷提升我局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的規範化水準。

  三是抓好教育培訓。着眼提高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工作能力,開展政務公開專題培訓,不斷提高全系統的公開意識和政務公開工作水準。

  二、主動公開情況

  2018年我局全年主動公開政府資訊2341條(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相同資訊計1條),其中,網站渠道公開資訊2122條,微網志渠道公開資訊508條,微信渠道公開資訊468條,其他方式公開政府資訊628條。

  一是主動回應關切。積極參與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等重大宣傳選題策劃,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智慧城市建設、誠信建設、免費無線上網等公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開展新聞發佈會、現場採訪、媒體專訪、素材推送等不同形式的新聞宣傳活動38次,主要媒體發稿545篇。在2018軟博會、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2018世界智慧網聯汽車大會期間,圍繞活動亮點、重點,提前策劃,確保展會預熱有聲音,展會亮點有展示,産業政策有體現,切實提升傳播效果。

媒體報道截圖

  二是加強媒介融合。加強政務微網志、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建設,與傳統宣傳方式形成合力,在權威正面發聲的同時,提升所發佈消息的美觀度、可讀性和易傳播性,擴大重點政策和動態受眾範圍,並積極互動、提供服務,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利用照片、圖解、動圖、視頻等形式活潑、受眾易懂、便於轉發傳播的形式進行新媒體推廣。2018年,我局發佈微網志508條,其中原創微網志457條,原創率90%,覆蓋人群6091萬人次。微信公眾號發佈微信468條,閱讀人數超過13萬人次。

政務微網志截圖

政務微信截圖

  三是堅持重點突破。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信息公開,在我局門戶網站設置了“産業協同發展服務平臺”專題專欄,更新京津冀産業協同發展政策選編和案例。推進高精尖産業信息公開,通過門戶網站、微網志、微信等多渠道面向社會徵集北京高精尖産業發展基金合作機構,並定期組織相關企業積極開展政策宣講。推進信用信息公開,建設全市統一的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面向社會提供“一站式”公共信用資訊查詢服務,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資訊公示工作深入推進。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2018年,我局不斷完善依申請公開受理、審查、處理、答復等程式,確保依法有據、嚴謹規範、慎重穩妥完成答復,力求做到與每個申請人開展良好溝通,依法保障公眾的知情權。

  (一)申請情況

  2018年,我局正式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33件,到期答復率100%。其中,當面申請1件,網路申請(包括電子郵件申請和網頁申請)27件,信函申請5件。申請內容主要集中在産業疏解、軟體産品備案、新能源汽車備案及工業網際網路等方面。

  (二)答復情況

  以上33件申請,已經全部辦結,其中按時辦結數30件,延期辦結數3件。具體答復情況如下:屬於“已主動公開範圍”7件,“同意公開”1件,“同意部分公開”2件,“不同意公開”6件,“不屬於本行政機關公開”7件,“申請資訊不存在”10件。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資訊收費及免除情況

  2018年,我局未對依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收取任何費用。

  四、復議、訴訟情況

  2018年,未發生針對我局政府信息公開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五、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

  我局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工作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將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進。一是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要堅持“應公開、盡公開”,不斷深化重點領域政務公開清單,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標準體系,細化主動公開標準。二是政策解讀回應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要做好重大決策事項、重點工作的深度、精準解讀,及時準確傳遞政策意圖。創新解讀傳播形式,將“政策語言”轉化為“群眾語言”,增強親和力、引導力、傳播力、影響力。三是公開渠道有待進一步整合,要用好、用足各類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渠道,將門戶網站資訊發佈、傳統媒體宣傳、新媒體運用和外宣品推送有機結合,形成良性互動,全方位開展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工作。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2019年,我局將繼續推進政務陽光透明、擴大政務開放參與、提升政務公開能力,不斷強化公開工作實效。一是不斷完善公開平臺建設,不斷升級優化門戶網站,進一步加大微網志微信覆蓋範圍,完善平臺互動功能,拓寬公開渠道,提升公開品質。二是進一步加強政民互動,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細化公眾參與事項的範圍,逐步建立民意匯集機制,積極利用好新媒體探索公眾參與新模式。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2019年3月

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2018)

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