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氣象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日期:2019-03-19 10:00    來源:北京市氣象局

分享:
字號:        

  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以及2018年度北京市氣象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編制。

  全文包括落實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情況,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情況,加強政策解讀和輿情回應情況,政務服務能力提升和政府網站建設管理情況,公開渠道拓展和媒體平臺建設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的人員隊伍、教育培訓情況和收費及減免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等內容。

  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北京市氣象局門戶網站http://www.bjmb.gov.cn下載。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繫:北京市氣象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辦公室,電話:010-68400853。

  一、落實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情況

  2018年,市氣象局圍繞北京市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京政辦發〔2018〕19號)和中國氣象局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氣辦函〔2018〕106號)要求,結合北京氣象工作實際,做好政務公開年度各項工作:

  (一)圍繞建設法治政府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堅持以公開透明為基本要求推進政務公開。年內無提交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的重要改革方案或重大政策措施。指定專人負責與北京氣象相關的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年內無此類情況。主動邀請社會代表列席局長辦公會,請代表了解世園會生態氣象展區、氣象服務等工作,重點請其參與審議世園會氣象吉祥物確定及發佈事宜。在門戶網站“信息公開”板塊設置政策法規類文件公開專欄,對公開的政策文件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規範性文件”“氣象標準”“其他”共八個類目進行公示並及時更新,及時發佈政策文件清理結果。在市政務公開辦的指導下,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全清單制定,按照全面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的要求,實施重點領域政務公開三級清單制度,以清單形式明確公開規範,建立重點領域政務公開行業性標準。

  優化營商環境,精簡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比例達50%。嚴格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有關規定,防雷改革落實情況順利通過國務院督查組、國家審計署、市發改委的督查檢查。牽頭建立建設工程防雷管理協調會議制度,召開15部門聯絡員會議。強化防雷安全事中事後監管,完善防雷裝置檢測資質評審和品質考核制度建設,強化對檢測機構的從業監管。利用微信等新媒體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及時公開綜合監管和檢查執法資訊,組織施放係留氣球企業成立微信群,督促放球企業履行安全生産主體責任。

  (二)圍繞全市重點工作做好主動公開

  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生産生活、城市安全運作等全力做好氣象服務,履行氣象工作職責。年內市氣象局共主動公開資訊3700條。其中:4條為氣象法規規章類(法規1、標準3);3356條為災害性天氣預警資訊類(市級210區級3146);4條為財政預算、決算類(2017決算、2018預算及説明);38條為北京氣象部門招標採購類;1條為重大項目類;6條為行政許可類;291條為其他氣象政務資訊類。及時公開市氣象局預決算及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企事業單位進行監督管理等方面的重要資訊,並確保資訊內容全面、準確、翔實。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中設立專門欄目體現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情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三)圍繞穩定市場預期加強政策解讀

  門戶網站“氣象專題”板塊設置政策解讀專欄。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第一解讀人”職責,年內兩次接受採訪並在行業媒體發表署名文章,對通過從嚴治黨提高氣象服務水準、滿足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對氣象服務需求進行解讀。高影響天氣和重大活動時,主要和分管負責同志主動與媒體對話。分管局領導參加市防汛辦新聞發佈會。注重發揮媒體的政策解讀作用,針對越來越多的天氣預報軟體冒頭,不少公眾對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能否由氣象部門外的企業發佈這一疑問,通過北京日報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第二十二條和《氣象預報發佈與傳播管理辦法》第九條進行解讀;通過北京青年報、北京晨報等對《北京市氣象災害防禦條例》進行解讀,並密切跟蹤後續輿情。

  (四)圍繞社會重大關切加強輿情回應

  繼續加強與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網信辦及中國氣象局的輿情回應溝通協調聯動機制。繼續加強與跑口記者聯盟媒體及其新媒體的矩陣互動。過程前發佈預報服務提示、過程中解讀天氣過程、過程後展示氣象服務效果,通過門戶網站、跑口記者聯盟媒體及其新媒體、“氣象北京”微網志微信等多渠道及時發佈權威資訊,與市網信辦針對網上降雨“特大警報”進行辟謠;對主汛期提前、7.16暴雨影響等與市防汛宣傳部門及時溝通處置,與中國氣象局宣傳部門和相關業務單位密切互動,防止炒作汛情雨情。結合氣象部門實際,做好防災減災、大氣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成效等民生方面的熱點輿情回應。年初至3月中旬,針對去冬今春持續無有效降水情況,多次與跑口記者媒體溝通,推送通稿回應關切;4月4日京城降雪,連續兩天向新聞媒體及時推送解讀稿件,分析對比歷史氣象資料,做好出行提示。4月3日開展2018與2013同期兩次重污染天氣過程對比分析,用翔實數據和科學解讀告訴公眾京津冀多年來持續實施減排限排措施所取得的成效。

  (五)依法依規做好依申請公開工作

  全年信函、網路申請受理依申請公開渠道暢通,對外公佈諮詢電話在工作時間暢通。共收到公眾對市局的依申請公開4例,3例通過電子郵箱、1例通過掛號信函。其中2例屬於已主動公開資訊、2例不屬於《條例》所指氣象部門政府資訊而實為業務資訊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均妥善答復。每例均出具答復告知書並援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有關規定(第三十三條)。年內未發生因政府信息公開引發的行政訴訟或申請行政復議情況。門戶網站“信息公開”板塊提供的《政務公開指南》法定內容完備;《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信息公開機構地圖中註明公開場所準確,與事實相符。

  (六)深入推進政務服務網上辦事

  年內通過門戶網站公開北京市氣象行政許可事項目錄。“網上辦事”專欄公開全部審批事項的辦事指南,公示事項名稱、實施主體、設定依據、審批時限、辦理機構、辦理地址、辦理時間、審批程式、監督舉報方式、諮詢方式、申請表格等,提供網上辦理網址連結,實現一鍵連結。7個工作日內在門戶網站“雙公示專欄”公開政務服務結果資訊。妥善答復局長信箱及網上諮詢問題。

  (七)提升實體政務大廳服務能力

  不斷強化實體政務服務大廳建設,印發實行行政審批事項一個窗口集中辦理的通知,實現全部審批事項辦理“只進一扇門”。印發提高政務服務人員業務能力整改方案,全面提高政務服務品質。統籌服務資源,合理設定服務窗口,匹配專職人員開展受理服務工作。在實體大廳公開懸挂張貼氣象行政審批辦理流程、工作人員服務規範、限時辦結制度、一次告知制度、首問責任制度、氣象許可辦理告知單等。完成受理窗口改造升級工作,增設了意見箱、人員工牌、窗口指引等,主動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制定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審批流程,統一服務標準,明確辦理時限,探索開展現場辦理事項“最多跑一次”。

  (八)優化審批辦事服務

  及時清理或簡化群眾和企業辦事流程,如改革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審批流程,不再要求申請人提供防雷裝置設計技術評價報告和防雷裝置檢測報告,改由審批部門委託有關機構開展防雷裝置設計技術評價和防雷裝置檢測。公開辦事申請材料清單,不要求提供法律法規規定以外的任何材料。不斷規範和完善各類氣象行政服務辦事指南,並嚴格按照公示的辦事指南辦理事項,堅決做到指南之外不增加任何要求。實現網上辦事大廳與實體政務大廳辦事服務資訊線上、線下同源管理,做到了線上、線下服務同流程、同標準、同資源。起草《行政審批答詢服務指導手冊》,規範答詢服務行為。

  (九)強化政府網站建設管理

  認真落實《政府網站發展指引》要求,加強政府網站內容建設,強化資訊搜索和辦事服務等功能,通過國務院和中國氣象局每季度政府網站抽查工作,網站管理得到中國氣象局肯定。市氣象局網站現已公開5類17種基本氣象資料和産品氣象數據獲取途徑,不斷提升共用服務能力、完善共用使用監管政策制度,逐步向全社會共用品質可靠穩定的基本氣象資料和産品,充分發揮氣象資料應用的價值和效益。行業用戶、科研教育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公眾在中國氣象數據網、風雲衛星遙感數據服務網進行實名註冊並簽訂氣象資料用戶使用協議。按照全國各省市氣象局政府均要整合遷移到中國氣象局平臺統一規劃部署,做好網站整合遷移前各項工作。開展網路安全應急演練,實行24小時網站值班制度,確保網站資訊安全,全年無資訊安全泄漏事件發生。

  (十)公開渠道拓展和媒體平臺建設

  繼續通過網站、政府信息公開欄,政務大廳、服務指南,新聞發佈會、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渠道開展公開工作。同時,繼續深化“氣象北京”融媒體品牌建設,入駐大魚號、UC瀏覽器、抖音,微網志影響力行業評比排名第二,官方微信粉絲數上漲25%。在高影響天氣發生和季節、天氣轉換期間,向市民及時發佈天氣預報預警、雨情、災情等天氣實況,並做好科普解讀。汛期通過北京電視臺各頻道等全網推送播放氣象災害防禦宣傳片。繼續優化微信公眾號,上線“專家説天氣”小程式,以音頻方式呈現,填補此前公眾號中無語音産品空白,便利部分特殊群體獲取氣象資訊;增加山洪地質災害預警顯示數據等。為方便公眾諮詢,整合天氣類熱線電話,將原有兩個熱線整合為一個(121211),整合後大幅降低公眾使用熱線的成本,便於資源集約和服務水準提升。按照“誰開設、誰管理”的原則,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做好對各類媒體資源的日常監管,嚴格內容審查把關,年內未發佈任何與我局職能無直接關聯的資訊,市長熱線和氣象服務熱線回復率和辦結率均達100%。

  (十一)人員隊伍、教育培訓情況和收費及減免情況

  市氣象局具體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專、兼職人員共4人,積極參加市公開辦等部門組織的相關培訓。組織公開工作培訓,邀請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專家授課,全市氣象部門共計113人次接受市、區兩級政府或有關部門組織的信息公開、意識形態、宣傳科普、輿情回應、網站管理等培訓。2018年,市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市氣象局未收取檢索、複印、郵遞等相關費用,亦無相關費用減免情況。

  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

  一年來,全市氣象部門的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新進展,但距離北京市及中國氣象局要求和公眾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這主要表現在:

  (一)因氣象行業主動及時公開氣象預報預警服務資訊的特點,公眾很容易獲得主動公開資訊,多年來依申請件不多,使得市氣象局依申請公開促進主動公開效果不顯著,相關制度和機制較為欠缺。

  (二)對於所需資訊在公開領域專業性較強、需進行深入答復的依申請件,還缺乏有效應對的經驗。

  為此,提出如下改進措施:

  (一)進一步完善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領域制度和機制建設。針對如何通過依申請公開促進主動公開、促進依法行政、促進服務型單位建設等議題組織專題研討,及時將具體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成熟經驗、做法、流程等固化為明確的規範性文件。

  (二)加強加深對公開領域有關政策、知識、案例等的系統性學習,更加積極參與公開培訓,多主動向答復依申請件較多的兄弟單位或部門學習取經,不斷增強公開工作人員妥善、有效答復依申請件的能力和水準。

北京市氣象局

2019年3月

北京市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2018年度)

 北京市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