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要求,在2018年度通州區政府各委、辦、局,各鄉鎮人民政府以及各街道辦事處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的基礎上編制。
全文包括通州區落實《北京市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京政辦發[2018]23號),以及政府信息公開組織機構、制度建設、渠道場所、教育培訓等工作情況;行政機關主動公開政府資訊的情況;行政機關依申請公開政府資訊和不予公開政府資訊的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改進措施。
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北京市通州區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bjtzh.gov.cn/)下載。如對報告有疑問,請與通州區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聯繫:(地址:通州區胡各莊大街9號院;郵編:101100;聯繫電話:010-69543226;電子郵箱:tongzhou@bjtzh.gov.cn)。
2018年,北京市通州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深入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系列部署,大力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加強政策解讀,擴大公眾參與,提升公開實效,凝聚發展共識,充分發揮公開促落實、促規範、促服務的作用,進一步提升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政務公開工作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發展、體制機制進一步理順、規章制度進一步健全、政務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內容形式進一步拓展、工作成效進一步顯現。
一、重點工作情況
(一)圍繞建設法治政府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精簡、規範、公開區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印發了權力清單、通用責任清單和大氣污染防治等專項責任清單,對清單進行了動態調整。按照中央和本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和部署,按照權力清單動態調整辦法,2018年取消行政職權事項19項(其中取消行政許可事項5項),新增行政職權事項14項,承接市級下放行政職權5項,變更行政職權事項基本要素26項。截至目前,我區權力事項共有1035項。
清理規範性文件。對下述情形的行政規範性文件(與現行法律法規不一致、以宣佈失效的國務院和市政府文件為依據、不符合放管服改革、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要求、已被新規定涵蓋或替代、調整對象已消失、工作任務已完成或者適用期已過的區政府文件在區政府網站上公示)進行了清理,共計115件,其中擬保留86件,廢止29件。同時將宣佈失效的文件在區政府門戶網站中標記失效或刪除。
加強政民互動,了解傾聽民意。2018年,通州區立足群眾需求,積極引導公眾參與政府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全過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協同、民眾參與的共治體系。全年接收留言1197條,辦理留言1178條、開展意見徵集15期,公佈調查結果12期,共接收意見建議738067條、開展線上訪談26期,接收網民留言386條,回復率100%。同時,拓寬互動形式,對2018年度區政府中期、年終述職考評工作會進行了網上直播。
組織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的草案公告,通過網路留言、現場留言等方式收集意見建議,以此開展了針對性的梳理、分析、提煉,為進一步修改完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草案提供了有力支撐。
加大公開力度,加強解讀回應。在通州區政府門戶網站設置“解讀回應”頻道,圍繞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重要民生事項,對年度政府工作報告等37項重大民生政策進行深度解讀,“區政府常務會議專題”配發5篇解讀圖表、圖解,對政策措施的背景依據、目標任務、主要內容、涉及範圍、執行標準等進行圖文解讀,方便公眾了解各項政策措施。同時實現政策解讀與政府文件在政府網站的同步關聯發佈,並通過官方微網志、官方微信、社會化媒體轉發等形式促進政策傳播渠道。
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一是進一步做好主動公開工作。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調整完善相關配套文件措施。嚴格落實各項規定,做好銜接過渡工作。全面梳理應當主動公開的政府資訊,及時主動向社會公開。二是進一步做好依申請公開工作。完善依申請公開內部辦理流程,健全接收、登記、辦理、答復等流程,強化“誰承辦、誰負責”和重點疑難問題會商制度,確保政府資訊依申請公開渠道規範、暢通。三是進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審查機制。確保信息公開前要依法依規嚴格審查,避免發生泄密、資訊發佈失信、影響市場秩序等問題。四是完善制定了《關於印發通州區行政機關政策性文件公開發佈和解讀工作辦法》,不斷強化各單位政策性文件解讀工作意識,落實好“誰製作,誰解讀”、“應解讀,盡解讀”的目標要求。
(二)圍繞重點領域加大主動公開力度
強化重點領域政務公開清單督查落實。堅持做好清單的動態調整,要求明確“五公開”的主體、內容、時限、方式等,努力實現清單涉及資訊“應公開、盡公開”。監督考核工作持續強化。聘請第三方評估公司對全區政府部門、街道鄉鎮、事業單位開展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工作評估。評估重點包括預算公開、城鄉規劃、農村危房改造、用地管理、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等近230個考核項,評估結果按季度報告形式向各單位進行一對一反饋,並督促整改。順利完成市、區政府信息公開專項考核工作。
(三)圍繞穩定市場預期加強政策解讀
開設政策解讀專欄,公開並轉發相關政策的解讀文章。圍繞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重要民生事項,對年度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常務會、政府信息公開年報、重大民生政策等進行深度圖文解讀共42篇,政務新媒體解讀25條,為推動政策貫徹落實營造良好環境。
(四)圍繞社會重大關切加強輿情回應
完善輿情通報制度,積極引導社會輿論氛圍。制定出臺《通州區政府門戶網站集約化管理辦法》、《通州區政務新媒體備案管理機制》、《24小時讀網制度》等制度機制,初步實現了對全區網路空間的統籌管理。同時,基於輿情監測、用戶行為分析及網友留言等渠道方式,及時掌握民眾關切熱點,在區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回應關切”專欄第一時間發佈社會熱點。《通州迅速有效處置非洲豬瘟疫情》的情況通報,及同步發佈的疫情防護常識《莫要慌!非洲豬瘟不傳染人!》和《九問非洲豬瘟:農業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情況》等稿件均獲得較高用戶訪問量。
同時,加強與新媒體平臺的聯動發聲。通過區融媒體中心打通“三微一端”,持續保障移動端資訊傳播能力。第一時間發佈的《重要提醒!別去扎堆了!通州電動車登記上牌這麼辦!但這種情況要注意》,閱讀量達1.68萬。
(五)依法規範依申請公開工作
印製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常用法律彙編》,從程式上和實體上嚴格要求各相關單位,2018年全區(不含垂管單位)共受理依申請公開事項674項,區政府本級224項。
(六)強化政府網站建設管理
加強政府網站功能建設。完善政府網站常態化資訊發佈機制,及時準確發佈重要會議、重要活動、重大決策資訊。依法依規做好政務動態、信息公開和社會關注度高的統計數據等資訊的發佈工作。強化解讀回應功能,政府網站在發佈重要政策文件時,同步製作便於公眾理解和網際網路傳播的政策解讀,增強了政策的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
整合辦事服務功能。依託“北京市網上政務服務大廳”,整合了全區政務服務資源與數據,構建權威、便捷的一體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平臺,設置了統一的辦事服務入口,實現了網站統一受理、統一記錄、統一反饋,形成了互聯互通的政務資訊資源庫,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提升互動交流功能。搭建統一的互動交流平臺,設置區長信箱、線上訪談、徵集調查、諮詢投訴和智慧問答等功能,為聽取民意、了解民願、匯聚民智、回應民聲提供了平臺支撐。
(七)用好“兩微一端”新平臺
我區政務新媒體已形成“北京通州發佈”微網志、微信、今日頭條、騰訊企鵝號、一點資訊、北京時間、搜狐、網易、大魚、抖音等12大平臺綜合品牌。現有官方微網志平臺三個,新浪、人民和騰訊,其中新浪微網志共發佈資訊8500余條,擁有粉絲144余萬,單條平均閱讀量在1.1-1.2萬左右。“北京通州發佈”官方微信2016年8月正式上線以來,共計發佈資訊3000余條,閱讀量超過1000萬人次。在2017年“北京通州發佈”開通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北京時間、搜狐、鳳凰等多個頭條號的基礎上,2018年又開通了抖音平臺。由“北京通州發佈”政務微網志、微信和頭條號矩陣組成的通州政務新媒體平臺,在城市副中心建設重大政策解讀、重大公共事件等方面,實現網路宣傳“全方位”“全向度”“全覆蓋”。面對區內重大突發事件和較大輿情,“北京通州發佈”各個平臺及時發聲,澄清事實,正確引導輿論。
二、機構建設及組織培訓工作情況
通州區現有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77個,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50處,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總數達到112人,其中專職人員32人,兼職人員80人。
通州區持續開展業務培訓。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專題會議共計104次,舉辦各類培訓班45次,接受培訓人員數量近千人。
三、信息公開數據
(一)主動公開情況
通州區政府信息公開專欄資訊更新情況。全區2018年共主動公開政府資訊10965條,環比增長36.48%。在主動公開的資訊中,機構職能類資訊538條,佔總體的比例為4.91%;法規文件類資訊855條,佔總體的比例為7.8%;規劃計劃類資訊318條,佔總體的比例為2.90%;行政職責類資訊814條,佔總體的比例為7.42%;業務動態類資訊8440條,佔總體的比例為76.97%。
(二)依申請公開情況
1.申請情況
本區2018年度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674件。其中,當面申請156件,佔總數的23.14%;通過電子郵箱提交申請72件,佔總數的10.68%;以信函形式申請446件,佔總數的66.17%。申請內容主要涉及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批復、公告、補償安置方案,房屋拆遷政策及補償辦法,環評結果、立項批復等。
2.答復情況
本區2018年收到的674件申請,已到答復期的659件申請全部按期答復,其餘未到答復期的按照時限規定在2019年進行答復。已經答復的659件申請中:
“已主動公開”的109件,佔總數的16.54%;
“可以公開”的110件,佔總數的16.69%;
“部分公開”的9件,佔總數的1.37%;
“不予公開”的25件,佔總數的3.79%;
“不屬於應當公開的政府資訊”的29件,佔總數的4.40%;
“非本機關掌握”的56件,佔總數的8.50%;
“資訊不存在”的290件,佔總數的44.01%;
“已經移交檔案館”的11件,佔總數的1.67%;
“屬於其他法律情形”的20件,佔總數的3.03%。
(三)行政復議、訴訟情況
按照《條例》第33條之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1.行政復議
本區2018因政府信息公開産生行政復議13件。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7件,被依法糾錯的4件,其他情形的2件。
2.行政訴訟
本區2018年因政府信息公開産生行政訴訟案件18件。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駁回原告訴訟請求12件,被依法糾錯的2件,其他情形的4件。
四、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
(一)存在的問題
1.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工作發展不均衡,需適應新時代新要求,實現精細化、個性化、特色化的公開效果,努力從“標準規範”向“精準服務”提升。
2.對群眾“資訊需求側”研究不深,公開資訊不夠實用,在服務群眾生活、方便群眾辦事上存在差距,政策解讀的針對性、品質和效果有待加強。
3.政策解讀和回應關切需進一步加強。政策解讀針對性和有效性有待加強,解讀內容不夠“接地氣”,虛假資訊澄清和回應關切工作不夠及時主動。
(二)2019年工作思路
1.持續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系列決策部署,持續做好財政預決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方面的信息公開工作。
2.提升政府工作解讀水準。進一步創新解讀傳播形式,綜合運用數字化、圖表圖解、動漫視頻等生動形象的方式,增強親和力、引導力、傳播力和影響力。
3.加強政民互動工作。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細化公眾參與事項的範圍,完善民意匯集機制。利用好新媒體積極探索公眾參與新模式,讓公眾更大程度參與政策制定、執行和監督。
通州區人民政府
2019年3月
通州區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2018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