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北京市統計局發佈工業企業效益數據。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3697.1億元,同比增長5.7%;實現利潤總額1353.1億元,同比下降6.4%。其中,汽車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等行業利潤總額增長較快。截至三季度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6585.1億元,同比下降12.6%;産成品存貨1614.4億元,同比下降2.5%。
從燃油車到新能源,北京的汽車産業近年來悄然蛻變,小米、理想、享界、極狐……市場上銷量走俏的品牌越來越多出自“北京智造”。京南,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小米汽車工廠開足馬力,機器人領航的自動化生産線不斷提速,每76秒就能下線一台新車。京北,分別位於順義區、密雲區的理想汽車綠色智慧工廠、享界超級工廠,從智慧化、綠色化生産線上誕生的Mega、享界S9等車型,同樣譜寫着智慧製造的新篇章。
汽車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是北京工業向好發展的縮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市37個工業行業大類中,20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2個行業虧損減少。其中,汽車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98.2億元,同比增長11.5%;專用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01.0億元,同比增長23.8%。此外,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352.4億元;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42.1億元;醫藥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17.1億元。
為工業發展蓄能,本市持續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前三季度,本市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和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9%和17.9%(二者有交叉),同比分別提高1.6個百分點和3.9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分別為48.5%和116.5%,成為工業增長的引擎。其中,智慧車載設備、航太器及運載火箭、通信終端設備、積體電路等行業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數字産品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4%,高於規模以上工業15.9個百分點。其中,智慧設備製造、通訊及雷達設備製造等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分別為45.6%、34.3%。從産品看,伺服器、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智慧化産品産量分別增長59.4%、39.6%、13.8%。
前三季度,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産品産量分別增長1.6倍、1.5倍、1.4倍;風電建設提速帶動風力發電機組産品産量快速增加,增速達47.1%;綠色材料供給增加,高性能化學纖維、單晶矽等産品産量分別增長34.1%、13.1%。(趙語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