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濟發展向更高品質邁進

日期:2025-10-28 08:0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GDP增速達5.6%。仔細剖析數據便能發現,支撐增長曲線上揚的有産業的發力,工業、資訊服務業、金融三大優勢行業對增長貢獻超八成;也有服務消費的驅動,連續不斷的賽事、演唱會帶動文商旅體融合;還有投資結構的優化,重點産業投資增速近四成。

  2025年以來,本市打好創新、改革、政策“組合拳”,以高品質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各種不確定性,首都經濟展現出持續回升向好、保持穩中有進良好態勢。

  新質生産力加速培育

  全市智慧算力總規模達4.2萬P

  從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冠軍在北京誕生,到吸引數十萬人參與的世界機器人大會,再到各地機器人齊聚首屆人形機器人運動會……2025年,無論是普通市民還是行業大咖,都或多或少將目光投向人形機器人。

  “這個賽道是‘人工智慧+先進製造’的典型代表,北京抓住了這個機會,今年機器人領域發展迅猛。”市發展改革委綜合處處長王育玲説。

  機器人不斷升溫,北京也在悄悄佈局:國內最大人形機器人訓練場正式運營,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智慧化分級標準和國産機器人作業系統“鴻道”發佈。種種突破為北京機器人産業高品質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未來産業一向有澎湃活力,2025年其他領域也收穫不少:北京量子計算産業創新中心成立,乙醇梭菌蛋白等3個産品入選全國首批“生物製造標誌性産品名單”,元行者一號驗證型火箭完成國內首次火箭復用全流程閉環驗證……

  如果説未來産業在積蓄新動能,那麼傳統優勢産業則穩穩支撐着增長曲線。以高端製造産業為例,前三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其中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7.9%、9.9%。數字背後,享界S9T、理想i6、極狐T1等多款新能源車型發佈,積體電路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視線回到人工智慧,本市正在加速打造“人工智慧第一城”。“從佈局來看,北京是‘一頭一尾’加速發展人工智慧産業。”王育玲説。

  “頭”的部分是抓基礎攻關,形成全棧自主可控人工智慧“北京方案”,全市智慧算力總規模達4.2萬P,開源全球最大的高品質中英文網際網路語料庫;“尾”的部分是抓應用落地,實施加快人工智慧賦能科學研究高品質發展行動,獲批“人工智慧+醫療”“人工智慧+製造”國家中試基地。

  消費環境持續改善

  全市統一旅游預約平臺年內上線

  從國際經驗看,當每人平均GDP達到1.5萬美元左右時,服務消費將佔據居民消費支出的主導地位,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北京恰恰是這種情況。前三季度,北京服務消費增長4.8%,有力支撐市場總消費。

  “北京居民服務消費支出佔比大約有六成。”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李金亞説,演唱會、體育賽事、音樂節、大型展覽等文旅服務供給持續上新,中網和WTT中國大滿貫有效拉動周邊餐飲、購物、娛樂等多領域消費,賽事期間石景山區聯動區內商圈推出憑票根享消費優惠,文商旅體消費總額近3.2億元。

  2025年以來,本市以消費環境優化提升為突破口,持續改善消費體驗,香山革命紀念館、首都博物館等304家文旅場所優化配套餐飲服務,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暑假期間常態化延時服務、錯時開放;大型活動管理措施優化,對演出、賽事等大型活動取消了消防審批或備案。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市大型活動場次及接待觀眾人數同比分別增長24.8%和13.1%;入境游客也享受更多便利,本市首創銀行網點為境外旅客離境退稅提供“即買即退”服務新模式,助力前三季度入境游客人數和旅游花費同比分別增長42.9%、48.3%。

  與此同時,一批文旅新地標正在崛起,“兩園一河”首鋼北區潮玩悅享水岸、火車餐廳等示範段項目集中亮相,奧林匹克中心區內所有社會道路全面開通,運河時尚大賞全新升級,與環球影城相鄰的國際商業娛樂綜合體“灣裏”竣工驗收。

  四季度,本市將實施消費潛能激活行動,出臺奧林匹克中心區高品質發展行動計劃,實施奧林匹克塔更新改造,打造“兩園一河”冰雪系列特色活動,加快規劃京南文化旅游度假區,實現壩河至大運河遊船通航,推動灣裏、中關村ARTPARK大融城東區等特色商業綜合體開業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備受關注的全市統一旅游預約平臺年內也將上線,將全鏈條整合交通、住宿、餐飲、景點、體驗式場景等資源,打造精品旅游線路。

  民生保障不斷提升

  6號線南延17號線中段年內通車

  2025年夏,海河“25·7”區域性大洪水導致本市多地受損。氣候逐漸轉冷,災後恢復重建進展如何?如何保障受災百姓溫暖過冬?

  “目前2199宅局部隱患房屋完成修繕。”王育玲説,相關部門還制定實施提升防汛避險救災能力的若干措施,編制災後恢復重建總體方案,已完成聯審兩批132個“一年基本恢復項目”。進入四季度,北京還將完成集中供熱管網、受損燃氣管線設施修復,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枝葉關情。前三季度,本市新建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15家、家庭養老床位7641張,首次在養老機構開設“內嵌式”病房;新增中小學學位2.4萬個,259所學校試點建設智慧食堂,實現全市17家婦幼保健院兒科服務、兒童心理衛生門診全覆蓋。

  四季度本市還將推動品質生活再升級,建成50家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新增2000個托位,實現市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全覆蓋,實現地鐵6號線南延、17號線中段開通運營,完成公園綠地200公頃、無界公園20個、口袋公園及小微綠地30處建設任務。

  四季度是決勝全年的關鍵。“本市將編制好‘十五五’規劃綱要,錨定目標、奮力進取,以更實舉措促消費穩投資,以更大力度推改革擴開放,以更寬視野謀創新育産業,以更深情懷增福祉兜底線,確保今年目標任務完成和‘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王育玲説。(曹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