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着力穩增長、優結構、育動能,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總體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新質生産力成長壯大,高品質發展向新向優。
一、韌性彰顯,經濟底盤穩中向好
重點行業支撐增強。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工業三大優勢行業持續發揮帶動作用,合計佔地區生産總值的52.5%,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8成。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2%,在雲計算與大數據服務、新興軟體開發等領域帶動下,行業收入增速自年初以來逐月加快;金融業增加值增長9.0%,比上半年提高0.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高端製造加快佈局,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分別增長24.6%和13.4%,工業出口交貨值持續提升,繼續發揮帶動作用。
需求領域向優發力。投資有效性持續提升,反映實物工作量的建築安裝工程投資和反映企業擴大生産能力的設備購置投資佔全市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合計達到62.3%,2025年以來保持在6成左右的較高水準,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服務性消費支出佔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59.8%)為近5年最高;服務性消費額在資訊、交通、文化娛樂領域帶動下增長4.8%,金銀珠寶類、化粧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等升級類商品零售額保持增長。
民生福祉不斷改善。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前三季度全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4.1%,與上半年及上年同期持平。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全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4.5%,扣除價格因素,增長4.9%,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高於城鎮居民1.1個百分點。“投資於人”力度加大,社會領域固定資産投資在教育、衛生等行業項目帶動下增長超3成。
二、逐新而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
企業研發創新保持活躍。1-8月,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6.4%,分別比1-2月和1-5月提高0.9個和2.3個百分點,其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1.3%,工業研發在汽車製造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帶動下,增長10.5%。創新主平臺、主陣地持續發揮引領作用,中關村示範區規模(限額)以上重點企業技術收入增長12.2%,佔總收入比重為27.8%,佔比2025年以來穩步提升。
産業結構調整提質增效。前三季度,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9.0%,其中核心産業增長10.7%(按現價計算)。高端製造引領發展,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和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9%和17.9%(二者有交叉),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32.5%和46.5%,比上年同期提高0.5個和4.6個百分點,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等高新技術産品産量均成倍增長。1-8月,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收入分別增長13.2%和10.3%(二者有交叉),均高於服務業平均水準,資訊技術服務、新興軟體開發、新型媒體服務等産業增勢較好。圍繞新質生産力佈局創新鏈産業鏈,全市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長51.7%,為經濟發展積蓄新動能。
三、活力釋放,政策措施加力顯效
系列政策激活市場潛力。“兩新”政策持續顯效,全市設備購置投資同比增長超8成,積體電路、新一代資訊技術等領域相關項目為主要帶動力量。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動相關産品産銷較快增長,生産領域中,平板電腦、智慧手機、液晶顯示模組等産品産量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消費領域中,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保持增長。推進文商旅體多元業態融合發展,2025年以來北京舉辦的大型活動場次和接待人數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居民每人平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增長10.3%,演唱會經濟、體育經濟帶動效應持續顯現;線下文化消費活力迸發,1-8月全市線下文化消費[1]收入同比增長近2成,工藝美術品銷售、內容保存服務等領域收入兩位數增長,休閒觀光游覽服務、創作表演服務領域具有較好發展潛力。持續深化境外人員服務便利化改革,吸引境外游客來京旅游,前三季度全市接待入境游客388.4萬人次,同比增長42.9%。
穩企助企提振市場信心。系列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協同發力,市場預期有所改善,北京地區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餘額保持較快增長,8月末同比增長6.9%。股市活躍度有所提升,前三季度北京地區證券交易額增長33.9%,較上半年提高13.6個百分點,其中股票交易額增長1倍以上。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前三季度全市新設企業超23萬家,同比增長2成以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工業機器人、商業航太、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企業培育加快。
總的來看,隨着各項政策效果加力釋放,優勢行業、新興領域活力彰顯,全市經濟運作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堅定信心,全力穩增長、抓改革、強創新、保民生、防風險,進一步夯實“穩”的基礎、拓展“進”的步伐、激發“新”的活力,持續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注:
[1]指以線下消費為主的文化行業,包括創作表演服務、內容保存服務、廣播影視發行放映、藝術表演、工藝美術品銷售、娛樂服務、景區游覽服務、休閒觀光游覽服務和會議展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