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有力 後勁十足——北京經濟運作一季度回顧、二季度展望

日期:2025-04-23 08:3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如同4月19日半馬奪冠的人形機器人“天工”的穩健步伐和奮進之姿,2025年首季北京經濟運作穩中有進、進中趨好,全力起跑拼出“開門紅”。

  不同視角的指標顯露微觀的變化:商品房銷售面積由2024年全年下降1.2%轉為同比增長6.2%,消費市場平均不到兩天就有一場大型活動,BioPark一棟樓裏匯聚了6家國際醫藥巨頭……

  既起步有力,又後勁十足。邁入二季度,北京將以需求提振、改革攻堅、産業升級、引強育新、民生改善、能力建設六大專項行動,穩住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優勢産業發展能級躍升

  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上演

  朝陽酒仙橋,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每一秒可計算百億億次,相當於50萬台高性能電腦一起工作。

  通州北關,北京綠色交易所成交首批新核證自願減排量139萬噸,成交額約1.1億元。

  南北兩座地標,是北京數字經濟、綠色經濟“雙標桿”的見證。一季度,在京人工智慧企業突破2400家,備案大模型128個、全國領先,累計有59家企業通過國家數據出境安全評估、224家企業通過個人資訊出境標準合同備案;新型儲能電站應用示範區啟動建設,本市首座生物質綠氫中心開工,全市綠色工廠累計建成212家,綠色企業比例達到18%。

  點滴匯聚,一條曲線一路上揚。一季度,北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8%,高於全國0.3個百分點、高於2024年全年0.1個百分點。其中,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製造業分別增長16.1%和10.4%。

  增長曲線需要多方支撐。北京在一季度出臺了具身智慧科技創新與産業培育行動方案等40余項市級政策,8隻政府投資基金聯合24家銀行開展投貸聯動。

  起步有力,後續加力,産業發展將獲更多助力:本市將構建500億元規模的醫藥健康産業基金,推動積體電路重大項目落地與能力提升,加快集聚機器人領軍企業和關鍵零部件企業,舉辦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目光聚焦人工智慧這一重點産業。在AI賦能千行百業的關鍵時刻,北京將大力實施“人工智慧+”行動計劃,促進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社會事業深度融合。政府各部門將積極推動開放數據、場景,服務人工智慧企業在教育、醫療等垂直領域應用,有序推進大模型在高頻政務場景接入部署。

  更廣闊的視野裏,京津冀正跨區域強鏈延鏈補鏈。本市將推進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各區域中心建設,加快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試平臺,推動中關村示範區政策向京津雄重點園區延伸覆蓋,推動新能源汽車、氫能等産業鏈關鍵環節貫通。

  文商旅體娛聯動激發新動能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將出臺

  消費領域的一組數據值得探究:一季度,服務性消費額增長4.7%,每人平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增長5.8%,服務性消費支出佔居民消費支出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

  區別於實物消費,涵蓋文化、旅游等的服務消費是這幾年的增長點。“北京作為超大城市,市民追求更高品質文化、旅游消費活動,家政等生活消費也存在大量需求,帶動着服務消費的增長。”市發展改革委綜合處處長王育玲説。

  這背後,是文商旅體娛的“消費組合”愈加明顯。

  五棵松但凡有演唱會,旁邊華熙Live的熱門餐廳就會一“號”難求;

  工業旅游、中軸線游學、十大花海等一批旅游線路上新,滿足細分賽道的“驢友”;

  3月25日,國博“鳳冠”冰箱貼銷量突破百萬,成為名副其實的“百萬網紅”;

  2025年一季度北京舉辦大型活動158場,既有首都國際會展中心首展,又有短道速滑世錦賽時隔20年回歸北京;

  入境游持續火熱,一季度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89.1萬人次,同比增長61.3%。

  不能回避的是,北京文商旅體娛消費潛力仍待挖掘,優質服務性消費供給還存缺口。二季度的六大專項行動之首就是“需求提振”。

  春暖花開,一批賽事活動將陸續“抵達”北京——

  花卉觀賞期,第九屆國際月季大會、國際花園節、平谷桃花節等系列活動將上演融合文創、餐飲、國潮、花藝等的“賞花經濟”;

  “五一”小長假將至,超級草莓音樂節等多項文娛活動已經提前吸“粉”無數;

  “漫步北京”“游北京·看中國”等過境免簽旅游産品,世界泳聯跳水世界盃(北京站)、環北京公路自行車賽、世界女子排球聯賽等高品質賽事,持續放大北京引力。

  擴大內需工具箱裏還會有良策。二季度,北京將出臺深化改革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優化消費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工業旅游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冰雪經濟高品質發展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打好促消費政策“組合拳”。

  科技創新擔當“關鍵變數”

  海淀亦莊將率先建保障型青年公寓

  19項重大科技成果集中發佈,100項國際技術交易創新項目揭曉,促成簽約金額810億元、比2024年增長20%……春天提前亮相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是創新團隊尋找投資與合作的窗口。

  距離中關村幾十公里外,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吸引全球目光——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等大科學裝置通過驗收,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出光、帶光聯調。

  幾乎同一時間,美敦力在華首個數字化醫療創新基地、阿斯利康全球戰略研發中心、輝瑞北京研發中心相繼在國際醫藥創新公園傳來新進展。

  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的“三城一區”只有北京不到6%的土地,卻貢獻着約四成全市經濟總量,展現出蓬勃無窮的創新活力。

  北京將以“引強”助力突破産業發展瓶頸,以“育新”加速創新成果産業化。

  科技創新攻關成果轉化需要落地平臺,海淀、昌平、房山3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主承載區即將啟動建設,中關村各分園都將組建專業化科技成果轉化機構。

  創新需要人才的匯聚,北京將研究制定進一步支援青年人才創新創業若干措施等政策,率先在海淀、經開區開展保障型青年公寓建設試點,為符合條件的年輕人才提供價格優惠的青年公寓,讓青年人才敢試敢幹。

  美國加徵關稅嚴重衝擊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貿易往來秩序和跨國投資信心。外部衝擊對經濟運作影響不確定性增大,更需要政策和服務持續加力、更加給力。本市將服務企業應對關稅挑戰,跟蹤分析美加徵關稅政策對進出口企業影響,制定針對性支援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展望二季度和全年,政策“組合拳”將持續加力、更加給力。王育玲説,本市將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同向發力,提振消費、促進投資互促互進,穩住存量、引育增量統籌推動,改善民生、安全發展協同保障,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社會信心,以首都高品質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曹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