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經濟開局良好 夯基蓄能向新而行——2025年一季度北京經濟運作情況解讀

日期:2025-04-18 16:28    來源:北京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

分享:
字號:        

  一季度,全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着力穩基礎、育動能、強信心,紮實推進高品質發展,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5.5%,實現良好開局。

  一、重點領域貢獻突出,發展基礎不斷穩固

  優勢行業支撐帶動。工業生産增長加快,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增速分別高於1-2月、上年全年0.4個和0.1個百分點。37個行業大類中,20個行業實現增長,其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繼續發揮帶動作用,分別增長28.0%和17.2%。服務業總體平穩,增加值增長5.4%,14個行業門類中,11個行業實現增長,其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有力支撐,對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合計接近8成。

  投資發揮關鍵性作用。全市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4.0%。其中設備購置投資在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製造業帶動下增長1.3倍。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2.3%,水利管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投資分別增長1.8倍和49.7%。

  二、新興領域加快培育,發展動能不斷積蓄

  研發創新保持活躍。1-2月,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中,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佔比74.0%,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研發費用增長5.5%,其中工業研發費用在新能源汽車,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等帶動下,增長13.4%。創新主平臺、主陣地持續發揮引領作用,中關村示範區規模(限額)以上重點企業技術收入增長8.8%,佔總收入比重為26.8%;“三城一區”固定資産投資增長71.7%。

  新質生産力加快佈局。一季度,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8.3%,其中核心産業增長9.7%(按現價計算)。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和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二者有交叉)增加值分別增長10.4%和16.1%,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31.6%和43.0%,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和3.1個百分點,鋰電子電池、新能源汽車、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産量同比均增長1倍以上。1-2月,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收入分別增長10.0%和8.4%,資訊技術服務、數字內容及相關服務、節能環保等産業帶動作用明顯。高技術産業投資彰顯活力,增速達88.9%,積體電路、網際網路資訊領域項目是主要帶動力量。

  三、宏觀政策協同發力,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市場信心持續提振。3月份全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均在擴張區間繼續上行,分別為50.5%和50.3%,環比均提高0.3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市新設企業6.3萬家,同比增長超2成,其中佔比近4成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佔比近2成的批發和零售業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企業效益繼續好轉。1-2月,規模以上工業、服務業(不含金融業)收入分別增長7.8%和2.5%,較2024年分別提高0.8個和2.6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分別增長6.0%和18.0%。消費者信心指數繼續回升,一季度為99.1,較上年四季度提高4.4點,其中消費者預期指數為100.9,連續2個月保持在100以上。

  需求潛力逐步釋放。“兩新”政策持續顯效,全市設備購置投資佔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為27.6%,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帶動産銷同步較快增長。工業生産領域中,消費電子和螢幕件領域增加值分別增長36.3%和8.3%,平板電腦、家用燃氣熱水器、智慧手機等産品産量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消費領域中,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長9.9%,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5.9%,佔汽車類零售額的比重(30.1%)較上年同期提升7.2個百分點。房地産市場繼續恢復,商品房銷售面積由降轉增,一季度增長6.2%,其中純商品住宅銷售增長23.7%,二手房成交套數、面積均增長3成以上。

  民生保障不斷增強。就業形勢基本穩定,一季度全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4.1%,低於上年同期0.1個百分點。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全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0%,扣除價格因素,增長5.5%。社會領域固定資産投資在教育、衛生等行業項目帶動下增長超3成。全市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和社會領域。

  總的來看,一季度,宏觀政策加力實施顯效,優勢領域、新興動能共同發力,全市經濟延續回升向好勢頭,發展質效穩步提升。下階段,要堅持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聚焦高品質發展,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持續釋放政策效能,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推動經濟運作穩中有進、持續向好。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