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本市産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增強,工業、資訊軟體業成為支撐全市經濟增長的重點産業,增加值合計首次超過7000億元,對經濟增長貢獻超六成,上拉GDP增速3.4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7.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超六成。日前,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獲悉了如上數據。
資訊軟體業規模是“第一支柱”
上班族坐在電腦前寫一份工作彙報,往往需要打開不同的應用軟體,找數據、做表格、複製粘貼文字……但如果作業系統遇到了AI,只需要一句話電腦就能自動出爐一份彙報材料。
位於國家信創園的統信軟體公司裏,最新一代的國産作業系統UOS AI主打智慧,已適配61款應用,覆蓋90%主流開源大模型與AI框架。“人們可以通過自然語言或圖像直接操控設備,相較於傳統的鍵盤、滑鼠,操作更加便捷靈活。”統信軟體高級副總裁張磊説,這種改變將逐步影響到桌面電腦和其他電子設備的操作體驗,使越來越多的任務輕鬆實現人機交互,提升用戶體驗和工作效率。
AI操控電腦的一大難題是跨不同的應用來完成一件事。研發團隊專門設計介面將其無縫對接起來。不同應用連接起來,就能打出一套“組合拳”,寫出一份完整的工作彙報。
得益於源源不斷的創新,軟體業一直是北京的強項。上半年,本市資訊軟體業實現增加值4944.6億元,同比增長12.4%,佔全市GDP比重22.7%,總量規模、增長水準、經濟貢獻居全市第一支柱産業地位。
“隨着人工智慧大模型等技術快速發展帶動,雲計算、大數據、基礎軟體、應用軟體、數字內容服務等細分領域增勢強勁,成為支撐資訊軟體業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動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經濟運作處處長王德説,新興軟體開發、工業網際網路支援服務、雲計算與大數據服務等技術支援類服務收入均增長15%以上;頭部平臺企業發揮關鍵支撐作用,抖音、美團、快手營業收入約佔全市資訊軟體業收入的半壁江山。
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産量首破10萬輛
切換到工業領域,會看到一條態勢好、結構優、後勁足的上揚曲線。
理想汽車純電新産品量産上市,小米汽車首款産品發佈,寧德時代華北首座電池工廠開工建設……上半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産量首破10萬輛,同比增長3.5倍。
北方華創半年營收增長超20%,中芯國際成為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小米上半年智慧手機出貨量同比增加1000萬部、市場份額保持世界第三,電子資訊製造業成果加速産出。
阿斯利康與民海生物合作建設的一體化創新疫苗基地成為大型跨國制藥企業生物製品在華落地新範式,醫療機器人産業創新中心CDMO平臺投用,生物醫藥産業加力謀劃佈局。
上半年全市工業總産值突破1.2萬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高於全國0.9個百分點。“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出口增勢良好,為全市工業增長貢獻重要力量。”王德説,北京工業經濟延續一季度以來良好發展態勢,産值規模逐季抬升,不僅實現了量的合理增長,也實現了效益的合理回升。
萬人擁有5G基站數量全國居首
昌平機器人産業園、中關村東升科技總部園、生命谷國際前沿科技轉化中心、昌平未來美城産業創新基地……上半年,本市又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積蓄産業增長新動能。數據顯示,上半年工業重點産業完成固定資産投資425.6億元,同比增長33.7%,連續6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數字經濟領域,上半年新建5G基站1.42萬個,累計建設12.16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55個,全國居首位。同時,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啟動建設全國首個人工智慧數據訓練基地,實施沙盒監管舉措,經驗做法拓展至海淀、西城等特定區域。“下半年將鞏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效,繼續加力擴大5G網路覆蓋範圍,組織運營商加快5G-A基站的試點部署,開展6G技術攻關。”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唐建國説。
上半年全市産業經濟運作穩中向好,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穩步推進。“同時也要看到,高精尖産業發展結構性、周期性矛盾仍需加力破解,産業發展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與新質生産力相適應的産業新體系構建仍需着力謀劃。”王德説,北京將加快升級傳統産業,着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前瞻佈局未來産業,持續推動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努力塑造首都産業發展新動能、新圖景。(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