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經濟首季成績單出爐:地區生産總值實現10581.4億元。這是北京一季度GDP首次站上萬億台階。
支撐增長曲線不斷上揚並不容易。不到100天的時間裏,北京平均不到兩天就推一項市級穩增長政策,又密集開工160個重大項目,驅動“三駕馬車”帶動經濟回升向好;以科技創新助力新能源汽車、創新藥等前期培育的産業項目結出碩果;更讓發展成果惠民生,新增就業4.8萬人、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老老人”“小小孩”等領域的公共服務品質提升……全市上下以奮進之姿,跑出“加速度”、拼出“開門紅”。
科技創新帶動産業創新
三次産業均實現正增長
2024年伊始,住在亦莊的居民“趕飛機”有了全新方式:手機提前預約,第二天就會駛來一輛“無人駕駛計程車”,帶着乘客直奔大興機場。這是全球首個首都城市機場自動駕駛接駁載人示範場景,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高速載人服務。
無人駕駛汽車跑上街頭,既靠政策創新先行,又靠科技持續攻關。在自動駕駛示範區,已有十多項全國領先政策推出,吸引着自動駕駛、汽車晶片、鐳射雷達等領域企業聚集,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生態初現。
“産業發展需要政策‘添把柴’!”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二季度北京將發佈“人工智慧+”行動計劃,加快本地大規模智慧算力群建設,儘快建成示範區3.0階段,有序開放北京南站、首都機場自動駕駛測試。
創新的“加速度”帶動産業能級持續攀升。一季度,北京三次産業均實現正增長,尤其是先進製造業,理想汽車新車上市並實現規模量産,小米首款汽車上市、預定火爆,首個在中美歐三地獲批上市的創新生物藥亮相,本市首批薄膜、晶圓等高品質單晶石墨烯産品進入歐洲市場;“傳統王牌”數字經濟勢頭好、品質高,資訊服務業增加值連續5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首個人工智慧數據訓練基地、首個汽車自動駕駛領域國家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首個智慧網聯重卡商業化政策等多項“全國首個”相繼誕生。
“二季度將更好發揮高精尖産業增長引擎作用,發揮大項目、大企業、領軍企業家關鍵帶動作用和政府投資基金效應,加快培育合成生物製造、低空經濟等新增長點,壯大智慧網聯汽車、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相關負責人説。
優質供給滿足消費需求
大型演出賽事加速“進京”
消費增長,“假日經濟”功不可沒。一季度,包括文旅等領域在內的服務消費增長較快,消費額增長12%、高於2023年同期6.1個百分點,在近五年同期中也處於較高水準;全市居民每人平均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同比增長75%,每人平均團體旅游支出同比增長了1.6倍。
來自一線企業的數據更“懂”市民。美團平臺上,春節北京住宿、景區等文旅消費規模增長超過97%,清明假期北京文旅訂單量增長超170%。
百姓期待着,花錢能品嘗到更豐富的大餐、享受更周到的服務、買到更新穎的伴手禮、看到更震撼的演出。為此,全市在提升消費環境、培育網路消費、促進多元消費業態等領域制定了相關政策措施,完善大型展覽展銷活動“一件事”審批,進一步縮短審批時間,一季度413場次大型展覽、演出、賽事活動推動文化娛樂消費升溫;“外卡內綁”交易限額大幅提高,所有通關服務在首都國際機場和大興國際機場推出,助力一季度入境游客同比增長3.1倍、旅游外匯收入同比增長225.8%。
拉動增長的另一端,是進出口創歷史同期新高。一季度北京地區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9000億元,佔全國進出口總值的8.9%,在創歷史同期新高的同時逐月向好,展現良好勢頭。此外,外貿活力迸發,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20%,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5.3%,高新技術産品進出口增長7.8%,外貿向新提質的動能更加強勁。
按照計劃,二季度本市將儘快出臺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行動方案,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産品等大宗消費;壓茬推進傳統商圈改造提升,抓住“假日經濟”契機,積極開展消費季活動,組織好大型會展、演出、賽事,全面提升現金、銀行卡、移動支付等支付受理環境;加快謀劃旅游基礎設施,支援生態涵養區發展全域旅游,提升京郊游品質。
經濟向好支撐民生改善
推進3號線一期等工程基本完工
經濟回升向好,為民生改善形成有力支撐。一季度,北京就業形勢保持平穩,通過實施就業指導進校園、精準就業幫扶等10項行動,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城鎮新增就業4.8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上年同期0.4個百分點。收入穩步增長,全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2481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
市民關心的公共服務供給持續優化,特別是“老老人”“小小孩”服務不斷強化,全市571家養老機構實現醫療服務全覆蓋,新建養老家庭照護床位307張、養老助餐點148個,啟動第二批普惠托育試點。
一枝一葉總關情。進入二季度,一批民生實事接續落地:推進養老家庭床位和普惠托位建設,完善分級診療機制,推動綜合醫院住院條件改善,推進地鐵3號線一期等基本完工,拓展通學、通醫、通游公交線路,探索利用老舊廠房、低效樓宇改造停車樓,汛前抓緊完成水毀河道和供水管線修復,確保防汛能力恢復至災前水準……
“當前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諸多有利因素,已出臺的各項政策效應將集中釋放,重大産業項目産能也正在逐步爬坡;二季度小長假多,‘假日經濟’和豐富的重大活動舉辦有利於消費持續升溫。”相關負責人説,北京有基礎、有條件實現當季經濟良好增長,將在發展新質生産力上更加積極作為,加快培育壯大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