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2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交出答卷,協同發展十年路,京畿大地啟新章。
京津冀十年答卷
通過北京市統計局區域協同調查處副處長那娜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以來:
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
2023年京津冀地區生産總值為10.4萬億元,按現價計算,是2013年的1.9倍。
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2023年京津冀區域第三産業比重比2013年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十年間,居民收入穩步增加,交通、生態、公共服務共建共用,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
一核疏解 兩翼齊飛
這裡曾經是北方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動物園批發市場。西城區用四年時間完成動物園批發市場的疏解工作,這也是國家級金融科技示範區核心區首個改造的樓宇。
商戶從北京搬至河北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
先有騰籠換鳥,後有涅槃重生,以騰退空間再利用、低效樓宇升級、老舊廠房改造為切入點,中心城區將“疏整促”與城市更新有機銜接,推動産業升級。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周年之際,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成為首都北京面向世界的新名片。
一核兩翼格局日漸清晰。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棋局中,北京是“一核”,通過疏解非首都功能,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翼”聯動發展。
協同創新 産業協作
這是第一家總部落戶於雄安新區的人工智慧企業。
北京企業落戶到雄安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和園區中的其他企業協同創新、産業協作才是企業發展的“重頭戲”。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北京的創新力量向天津、河北延伸産業鏈、創新鏈。
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讓産業佈局更合理,充分發揮不同企業優勢,最終達到1+1+1遠遠大於3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