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每天誕生800余家中小企業 增長超兩成 本市中小企業運作回升向好

日期:2024-02-25 09:4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去年每天誕生800余家中小企業,增長超兩成 本市中小企業運作回升向好

  2023年本市出臺所有惠企助企政策,中小企業運作狀況回升向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近日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本市新設中小企業29.7萬家,同比增長了20.2%;日均新設中小企業800余家、高於近三年平均水準。

  捷龍三號實現我國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七發七捷”,全球首款鈦合金髖關節鍍膜球頭破解人工關節摩擦難題,智慧眼鏡利用增強現實技術幫助聽障人士“看見”周圍的聲音……這些創新突破都來自北京的中小企業。

  一家企業的茁壯成長,靠的是手裏的技術。得益於研發持續投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智愈醫療兩年間提交中國和PCT國際專利申請近50件,已獲發明專利授權12件。“創新研發一直是我們發展的核心能力。”該公司負責人介紹,由其研發的高能水射流自主執行手術機器人,能夠開展影像引導下的高能水射流切除術,未來可用於前列腺增生的手術臨床研究和應用。

  “本市聚力創新發展,推動數字賦能,中小企業發展活力不斷提升。”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透露,2023年1到9月,全市規模以上中小微企業研發費用投入同比增長1.5%,期末有效發明專利數同比增長16.4%。此外,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堅持“投早、投小、投創新”,累計投資近1400家企業,實繳出資269.3億元;“數智轉型”行動助力超500家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升級。

  企業成長需要集聚資源優勢的沃土。截至目前,本市通過實施“十大強企行動”,為“專精特新”企業打造專屬政策,累計培育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180家,“小巨人”企業795家,“小巨人”企業數量全國城市排名第一。

  為扶持優質中小企業發展,北京在全國首創“專精特新”服務站並試點設立30家,以政策輔導為核心,打造“專精特新”企業“貼身服務”新模式。通過加強上市培育,北京“專精特新”上市企業總市值突破1萬億元。本市還以“集採降價和財政補貼”的方式,為超1000家中小企業降低生産經營成本近3000萬元。

  在企業關注的降本減負、金融服務供給方面,2023年全年本市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850億元,中小微企業是主要受益群體。普惠金融覆蓋面持續擴大,截至2023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貸款餘額9575.7億元,同比增長23%,有貸戶數同比增長50.1%,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降至4%左右。全年通過各類貨幣政策工具發放政策性資金近2000億元,發放量創歷史新高,支援市場主體超10萬戶。(曹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