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商密産業規模已佔全國四成
8月9日,2023商用密碼大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這是時隔多年密碼行業的又一次盛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北京商用密碼産業規模已突破148億元,約佔全國總規模的40%,年增長率高達26.38%。
走進會場,展區面積佔近30%的北京團展臺尤其引人注目。2009年中國平安的第一張電子保單,2018年清華大學的第一張可信電子成績單,2019年教育部的第一張國(境)外電子學歷學位認證證書……在北京數字認證展臺,羅列在展板上的一系列應用電子認證産品,展示出密碼技術的創新應用。據北京數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雪焰介紹,這些電子單據的背後都離不開商用密碼的支援,“密碼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其實息息相關。”
“很多人買過保險,現在保險推銷員拿一台平板電腦就能完成所有操作,不需要紙質材料了。”林雪焰説,保單電子化,正是商用密碼産業在保險行業應用的開端。“汶川地震那年,當地保險公司的紙質保單大量丟失,次年我們就開發出電子保單技術,保險業也是最早應用加密電子認證的行業之一。”
商用密碼在醫療行業的應用,是普通觀眾最感興趣的領域之一。“電子病歷很多人都見過,這裡面用的就是密碼技術。”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過去使用各種紙質文件,工作效率低、遠端簽署難、運營成本高,還容易産生醫療糾紛;現在使用電子處方、電子檢驗報告、電子知情同意書,可以實現內容不可篡改、不可否認,無紙化也會讓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網際網路催生時代變革,全面開放的網路環境對資訊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商用密碼行業協會會長詹榜華表示,只有充分發揮商用密碼在保護國家網路與資訊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進而為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供更有力的支撐。近年來,商用密碼産業正迎來規模化快速發展,北京市在其中擔任着“領頭羊”的角色。
會上發佈的《北京商用密碼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北京市擁有國內最完整的商密産業鏈,企業數量登記註冊211家,在全國佔比達到32.71%;密評機構共20家,佔全國總數量的41.67%。截至2022年年底,北京地區上市商用密碼企業達18家,市值總額接近1605.58億元。北京商密産品已經涵蓋晶片、板卡、設備、系統、終端等模組,佔全國商密産品的比重達到38.62%。(楊天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