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民生保障堅實有力,發展動能積聚增強。
一、全市經濟回升向好,生産需求繼續改善
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5.5%(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一季度提高2.4個百分點。
從生産領域看,工業降幅明顯收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降幅較一季度收窄6.4個百分點,37個工業行業大類中,23個行業實現增長,比一季度增加5個,22個行業較一季度增速提高或降幅收窄;服務業穩步回升,服務業增加值增速較一季度提高2個百分點,14個服務業行業門類中,13個行業實現增長,比一季度增加1個,12個行業較一季度好轉。
從需求領域看,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兩位數增長,增速較一季度提高4個百分點;市場消費有序恢復,市場總消費額增速較一季度提高6.6個百分點,服務性消費額增速提高7.7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由一季度下降0.7%轉為增長4.5%。
二、優勢行業支撐有力,接觸性行業加快恢復
優勢行業夯實發展韌性。從工業看,汽車、電力、裝備行業帶動作用突出,上半年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在生産恢復和上年低基數共同作用下,增長16.1%,較一季度提高14.1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增加值保持兩位數增長;五大裝備製造業增長15.3%,合計上拉規模以上工業增速2.4個百分點。從服務業看,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持續發揮帶動作用,對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合計超7成。
接觸性服務業和消費進一步恢復。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三個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2.5%、14.3%和4.3%,分別較一季度提高10.9個、7.4個和0.7個百分點。服務性消費中,交通、文體娛樂領域消費較快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時尚類、出行類商品需求加快釋放,金銀珠寶、服裝鞋帽針紡織品、化粧品以及汽車、石油及製品等商品零售額保持兩位數增長。休閒農業與鄉村旅游持續復蘇,接待人次超千萬,實現收入17.4億元,同比增長30.6%,較疫情前同期增長6.9%。
三、新興動能表現活躍,市場活力逐步增強
數字經濟發展提速。上半年全市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9180.5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8.7%,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44.5%,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實現增加值5565.1億元,增長10.9%,佔數字經濟增加值的比重超6成。
“專精特新”企業增勢良好。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專精特新”工業企業産值增長4.7%,明顯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準;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為12.8%,同比提高3.9個百分點。1-5月,規模以上“專精特新”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高於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8個百分點。
新設企業顯現活力。上半年,全市新設企業15.1萬家,較上年同期增長近3成,其中新設科技型企業佔比保持4成以上。
四、政策措施持續顯效,民生保障堅實有力
着力增進民生福祉。財政支出向民生領域傾斜,衛生健康、教育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24.3%,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保障性住房投資增速超過1成,竣工面積增長36.2%。
紮實做好民生保障。消費價格溫和上漲,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7%。就業形勢總體趨穩,6月份,全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6%,較5月份小幅回落。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全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高於一季度1.4個百分點,其中佔比超6成的工資性收入增長7%,提高2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繼續快於城鎮居民。
總的來看,上半年全市經濟保持回升勢頭,高品質發展穩步推進。下階段,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持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增強政策實效,釋放內需潛力,多方合力提振市場信心,加力鞏固經濟恢復基礎,促進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