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屬國企亮出半年成績單 營收利潤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準
營收9494.8億元,同比增長30%;利潤總額702.8億元,同比增長1.2倍……2021年上半年,市屬國企經濟運作兩項關鍵指標強勁反彈,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準。這是日前從市國資委了解到的最新數據。
資産總額突破6.4萬億元,經濟運作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市屬國企上半年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既為完成全年任務提供有力支撐,也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數據搶眼 上半年凈利潤大增1.4倍
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貴林表示,2021年以來,市屬國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初步走出疫情影響困局,復蘇態勢加快,多數行業效益明顯提高、趨勢向好,經營品質效率穩步提升。
截至6月末,34家市管出資企業資産總額64220.8億元,同比增長7.9%。1月至6月,市管出資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494.8億元,同比增長30%,近兩年平均增長9.4%。逾八成企業營業收入實現增長。
利潤方面,上半年累計實現利潤總額702.8億元,同比增長1.2倍,近兩年平均增長15%。凈利潤515.4億元,同比增長1.4倍,近兩年平均增長16.1%。1月至6月,市屬國企已累計上繳稅費794.0億元,同比增長18.2%,比2019年同期增長3.2%。上繳稅費超過50億元的企業達到4家。
從具體企業看,34家企業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雙增長的企業28家,佔比82.4%。五成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均超過2019年同期水準,其中北京電控、首鋼集團、北汽集團效益增長位居前列。
提質增效 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
一連串亮眼數據的背後,是近年來各家企業深刻把握高品質發展的新特徵、新要求,注重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大力推進技術、産品、商業模式全方位創新的結果。
面板行業迎來最長景氣周期,北京電控搶抓市場利好形勢,産銷兩旺,同比分別增長52%、45%,半導體顯示行業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61億元,同比增長73.4%,實現利潤總額192億元,同比大增15倍。
首鋼集團深耕細分市場,鋼鐵主業實現收入943億元,同比增長近1倍,實現利潤57億元,同比增長3.7倍。
尤值一提的是,首鋼高端鋼産量同比增長39.7%,汽車板市場佔有率21.8%,並首發成功500兆帕高強鍍鋅外板和一體化車輪鋼兩項新産品;電工鋼深耕特斯拉等高端新能源汽車用戶,實現穩定批量供貨,訂單量同比增長3.8倍。
首旅集團受疫情影響最大,2021年企業新引進超400個品牌,以“雲逛街”“店長帶貨”等形式,線上線下聯動搶佔市場份額,上半年經營已逐步恢復;一輕控股積極試水抖音、快手等進行品牌行銷,升級改造北冰洋飲料智慧化生産線,設計定制化産品,半年利潤已完成全年計劃的六成以上。
不光産品創新、模式創新,擁抱數字經濟,也讓部分國企嘗到發展甜頭。外企集團加大數字化轉型力度,豐富人力資源服務場景,上半年營收利潤實現雙增;國資公司助力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上半年承擔80項標準的制定,打造全市首個城市綠心生態環境管控平臺,還建成全市首個城市照明設施公共服務二維碼管理系統。
加大研發投入,創新驅動企業提質增效,加快轉型升級、瘦身健體,實現高品質發展,已成為各家國企的共識。北京電控總經理潘金峰表示,公司加快培育以“芯”和“屏”為核心的産業生態,持續加大創新投入力度,上半年研發投入74億元,同比增長60%;新增專利申請近5000件,位居全國企業科技創新500強第二位。
國企擔當 136項重點工程開工
重點工程、冬奧項目、城市副中心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建黨百年系列重大任務、首都城市運作保障……上半年在這些重大工程任務中,市屬國企表現同樣可圈可點。
2021年,首發集團、京投公司、建工集團等25家市屬國企承擔或參與市級重點建設任務共計176項,佔全市“三個100”重點工程的46%;全年計劃投資額997.5億元,佔全市年度投資計劃的36%。上半年市屬國企應開工142項,實現開工136項,開工率達95.8%;已累計完成投資額583.4億元,投資完成率58.5%。重點工程整體實現“時間過半投資過半”。
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建設、北大紅樓修繕、慶祝大會7萬多座椅搭建、撤場……建黨百年系列重大任務的背後,凝結着北投集團、城建集團、建工集團、環衛集團、地鐵公司、公交集團、祥龍公司等一批國企的精心付出。
上半年,北辰集團、北控集團抓緊推進冬奧工程收尾,將冬奧會主媒體中心如期交付冬奧組委、完成延慶冬奧村竣工驗收。
國企還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持續深入。雄安B1組團項目中,城建集團1.2萬名職工日夜不停24小時奮戰,6月30日完成項目節點;首旅集團全力推進環球主題公園設備測試驗收,陸續開展多輪內部壓力測試,下半年即將開園。北投集團推進城市副中心三大公共場館建設,劇院、圖書館、首都博物館東館混凝土結構均已封頂。(孫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