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全面貫徹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和《北京市生豬産業優化提升發展和保障豬肉市場穩定供應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着力推進生豬産能恢復和産業優化升級。據統計,2020年全市生豬年末存欄32.2萬頭,同比增長近1.5倍,生豬産能實現恢復性增長。
産業模式轉型升級,生豬存欄大幅提升
在相關恢復養殖政策帶動下,我市生豬養殖規模出現明顯增長。截至2020年末,全市生豬存欄達到32.2萬頭,同比增加19萬頭,增長143.9%,已恢復至2018年存欄水準的七成。其中,能繁母豬3萬頭,達到上年同期的2倍以上,生豬自繁能力將明顯提升,為2021年穩産保供打下良好基礎。
2016年以來,全市按照農業“調轉節”的步伐,積極“做強做精畜牧業”,持續推進畜牧産業化經營,引進和培育了一批龍頭企業,生豬生産規模化程度由2016年的71%提升至2020年的98%以上,生豬養殖行業從傳統分散型逐步向技術集約型、資源高效利用型、生態環保型轉變。
從規模以上養殖場(戶)情況看,生豬存欄的大幅增長主要源於三個方面:一是新建大型規模化豬場投産。截至調查期末,全市有10家新建大型豬場投産運作,購進生豬13.1萬頭,佔全市存欄量的40.7%,是生豬産能恢復的主要動力。二是改擴建豬場完工。截至調查期末,全市7家改擴建豬場增加生豬存欄1.8萬頭。三是大型企業增容擴産。全市原有規模以上豬場共增加生豬存欄4.3萬頭,主要是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華都(中育)種豬有限公司和湘村高科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大型養殖企業加大仔豬繁育和豬源引進力度,例如:順鑫農業通過收購或租賃養殖場地、增加存欄密度和加快優質母豬選育等方式擴大生産規模,存欄規模達到上年同期2倍以上,生産規模大幅提高。
供給不足持續改善,生豬價格高位回落
2020年,全市累計生豬出欄17.6萬頭,同比仍然下降38.1%,但自二季度起出欄量持續增加,各季度出欄分別為3.9萬頭、4.6萬頭和5.8萬頭,環比增速分別達18.8%、18.4%和26.0%,産出形勢持續向好。
從生豬價格看,四季度生豬出欄平均價格為30.7元/公斤,環比下降2.9元/公斤,降價幅度為8.6%,但仍比2019年同期高出0.7元/公斤。此外,生豬調出大縣順義區生豬生産情況月報顯示,出欄價格已連續3個月下降,12月生豬出欄平均價格為28.7元/公斤,環比回落4.9%,2020年以來首次降至30元/公斤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