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淀上半年經濟發展逆勢上揚韌性彰顯 全區地區生産總值實現3970.5億元,同比增長2.6%,規模總量、對全市增長貢獻“雙第一”
2020年上半年,海淀全區地區生産總值實現3970.5億元,同比增長2.6%,在全市佔比24.5%,繼續保持規模總量和對全市增長貢獻“雙第一”地位,區域經濟發展韌性彰顯。這是從7月27日召開的2020年上半年海淀區經濟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的。
位於中關村軟體園的博雲視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標準化的視覺人工智慧技術。面對新冠疫情,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和資源優勢,快速推出疫情防控社區多場景解決方案,助力疫情防控的同時,也為企業找到了新的增長點。2020年上半年,企業業績同比增長176%,累計實現合同金額2000余萬元。
疫情期間,面對傳統紡織向智慧化紡織轉型的行業機遇,博雲視覺走訪調研傳統製造工廠,攜手戰略夥伴研發新一代智慧驗布機。經過近30萬米、100多種布匹的數據採集,形成了獨有的布面疵點高精度檢測演算法,打造出國內唯一一款可檢驗色差的産品。2020年6月底,新一代智慧驗布機面市,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加強。
在戰疫中尋找機遇,同時為日後發展做好準備,博雲視覺是海淀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2020年上半年,海淀區抓住科技戰疫新機遇,並培育新模式新業態,經濟發展韌性彰顯。
資訊服務、科研、金融三大産業合計佔海淀全區經濟總量的六成左右,在疫情期間發揮了經濟“穩定器”作用。1至5月,資訊服務業收入實現3340億元,同比增長15.8%。工業産值恢復正增長,其中高技術製造業上拉全區工業總産值5.6個百分點。文化及相關産業逆勢增長,1至5月全區規模以上文化産業收入增長17.4%。疫情期間,海淀區年度新增上市公司已達10家,其中3家在科創板上市。
中關村科學城聚焦超高清顯示、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金融科技五大細分領域,加強組織高精尖産業。1至5月,海淀園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收入8959.3億元,同比增長5.9%,增速高出中關村整體水準3.4個百分點。海淀園企業專利申請數1.4萬件,同比增長22%。尤為值得關注的是,1至5月,海淀園企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2.8%,增速比1至2月提高0.5個百分點。
海淀區還在超前謀劃“五新”佈局:加快建設下一代智慧協同辦公平臺以及中關村科學城“網際網路+”智慧醫療創新工程,重點打造“新場景”;依託小米的大數據、人工智慧及新零售技術,積極佈局“新消費”;積極推進36個服務業擴大開放重點項目,多點突破“新開放”;實現145個政務服務應用場景落地,縱深推進“新服務”……
“下半年,我們將繼續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落實落細‘五新’政策,努力走出一條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良性迴圈的高品質發展典範之路。”海淀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玉霞表示。(於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