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合作社助力首都“三農”發展

日期:2020-01-03 19:03    來源:北京市統計局

分享:
字號:        

  2019年9月,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11個部門和單位印發了《關於開展農民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的若干意見》,對開展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作出了總體部署。為了解首都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情況,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對北京綠奧蔬菜合作社、北京龐農興農産品産銷專業合作社、北京興農鼎力種植專業合作社、北京聚源來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等8家農民合作社進行了實地調研,並隨機抽取50名社員開展了問卷調研。

  一、北京市農民合作社發展的典型模式

  調研顯示,北京市農民合作社中運作相對規範,作用發揮較好的運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是“大戶+合作社+農戶”模式。該模式指的是合作社在運作過程中,由一個農村專業大戶為主要責任人,專門負責技術支援、農機服務、産品銷售等,帶動合作社産業化發展,實現産業全覆蓋。如北京套裏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理事長的帶動下以統一育苗、蔬菜種植、技術指導、生産資料供應、産品包裝、線上線下銷售為主要業務範圍,吸納本村70多家農戶入社。

  二是“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該模式由合作社負責與地方龍頭企業進行牽線搭橋,使企業、合作社和農戶之間實現有效聯結。如成立於2003年的北京綠奧蔬菜合作社,擁有入社農戶372家,其中股東52家,合作社與北京天安農業公司簽訂銷售協議,採取訂單農業的形式有效對接市場需求,將合作社系統的80多種蔬菜交由北京天安農業有限公司進行銷售。通過該模式,農戶解決了農産品的銷售問題,調動了生産的積極性。企業也能通過合作社獲得品質、批量有保證和較穩定的農産品,使公司與農戶實現“雙贏”。

  三是“資源優勢+合作社+農戶”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依託當地優質農産品資源,建立農民合作社,聯結當地農戶,打造特色農産品産業基地。如位於大興區龐各莊鎮的北京龐農興農産品産銷專業合作社,依託大興西瓜這一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以西瓜産銷服務為主業,吸納周邊地區150多家農戶入社,申請註冊“興龐農”、“曉吸瓜”等特色商標,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方式,實現年銷售收入4000余萬元,2019年被評為國家級示範合作社。

  四是“休閒農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該模式是指合作社在農業生産和經營的基礎上,依託原有的農業生産場所和設備,緊密連接農業、農産品加工業、服務業,發展景觀農業、互動體驗農業等。如北京興農鼎力種植專業合作社承建的都市型現代農業萬畝示範區,利用春華秋實的農耕樂趣以及大型現代農機作業、現代節水灌溉設備、田間氣象站等,把糧食種植變為體驗式農業、景觀農業。實現年産值6000余萬,吸納當地306戶農戶入社,2018年被評為國家級示範合作社。

  二、農民合作社助力“三農”發展作用顯著

  調研顯示,內聯農戶外接市場的農民合作社,實現了生産與市場的有效對接,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農業産業化經營,已逐漸成為新形勢下京郊地區推進農業生産、拉動農村經濟、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一)服務小農戶,有效維護農民權益

  一是提升農戶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面對市場競爭,合作社把一定區域內農戶整合起來,在統一收購農産品的基礎上,形成標準化、有品牌、有品質的産品進行聯合銷售,有效提高農産品市場競爭力和農戶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二是為農戶提供涉及産前、産中、産後全過程的全方位服務。調研顯示,97.8%的社員參加過合作社提供的農業生産等方面的産前技術培訓,84.8%的社員享受過合作社提供的農藥、化肥等生産資料統一購買的産中服務,部分合作社還提供統一收購和銷售農産品等産後服務。三是多元化的行銷手段促進農戶增收。調研顯示,合作社採取訂單農業、社超對接、農産品電子商務等多元化的銷售方式,為農戶提供更多更穩定的銷售渠道,有效減少中間費用,精簡運銷層次,使聯合起來的農戶更多地分享到加工和行銷環節的利潤,增加了農民收入。

  (二)規模化經營,實現利潤最大化

  一是改善農戶市場地位。合作社通過組織進行統一談判和銷售,增加談判“籌碼”,市場議價能力提升,能夠有效提高農産品銷售利潤、降低生産成本。調研顯示,出售同類産品的入社農戶比不入社農戶每畝地增收20%左右;社員通過合作社批量採購化肥,每噸可節約經費150-200元。二是拓展經營服務內容提升産品附加值。調研的農産品産銷合作社中,有2家合作社會對出售的農産品進行二次加工和包裝,來獲得更高的農産品附加收益。三是農戶收入方式和渠道多樣化。社員在通過合作社獲得生産經營性收入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土地、資金、技術等生産要素入股,使資源變股本,帶動農戶財産性收入增長。

  (三)標準化生産,助推農業提質增效

  一是提升農産品品質和品質。調研的農民合作社中,6家採取統一生産和管理模式,嚴格把控産品品質;5家有自己註冊的農産品商標,並擁有通過“三品一標”認證的農産品。二是優化産業鏈。部分合作社通過網上預訂的形式進行銷售,以訂單形式納入農場銷售計劃。使農場有計劃地安排採摘、備貨和運輸,按實際供應配送,短時間內迅速發貨,最大限度地保證農産品品質和品質。三是産業融合打造新型消費業態。農民合作社通過大戶主導、公司帶動、品牌引領、要素合作等方式,發展特色農産品專業化生産,在此基礎上有的合作社融合農村生産、生活和生態功能,打造多種消費業態,實現農村一、二、三産業的融合發展。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