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推動疏功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全市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繼續呈現穩中有進的積極變化。
初步核算,1-3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3130.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79.4億元,增長2.9%;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3889.7億元,增長4.9%;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19160.9億元,增長6.4%。
1.第三産業運作平穩,優勢行業發揮支撐作用
1-3季度,全市第三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其中,金融、資訊服務、科技服務等優勢行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合計達到68.6%。金融業實現增加值4221.7億元,增長9.2%;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964.0億元,增長13.4%;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911.1億元,增長8.0%。
2.工業生産穩步發展,高端産業引領帶動
1-3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9%。重點行業中,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增長8.8%,醫藥製造業增長7.0%,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9%,汽車製造業增長0.9%。高端産業發揮引領作用,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1]增加值分別增長6.4%和4.9%,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均在5成左右。
3.林業産值較快增長,都市型農業提質增效
1-3季度,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90.7億元,同比下降1.1%;其中,在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工程帶動下,實現林業産值73.8億元,增長48.6%,農業生態功能持續增強。都市型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平均每個觀光園實現收入增長4.4%,游客每人平均消費增長4.8%;設施農業中瓜果類、花卉苗木等高效益品種佔設施農業産值比重合計為35.2%,同比提高5.5個百分點;種業收入增長16.1%。
4.市場消費走勢平穩,消費結構持續升級
1-3季度,全市實現市場總消費額19805.5億元,同比增長7.7%。從內部結構看:
實現服務性消費額11015.6億元,增長10.2%,對總消費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1.8%。
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89.9億元,增長4.8%。其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2324.6億元,增長25.5%。從商品類別看,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實現的日用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分別增長26.3%、21.4%和20.1%。
5.投資增勢穩定,重點發展行業投資保持活躍
1-3季度,全市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4.7%。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增長63.4%,第二産業投資下降19.0%,第三産業投資增長5.6%。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行業投資快速增長,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2.2倍,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93.1%,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27.5%。
1-3季度,全市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增長6.8%。商品房新開工面積1525.8萬平方米,增長1.2%。商品房銷售面積584.9萬平方米,增長43.7%;其中,保障性住房銷售面積184.5萬平方米,增長51.7%。
6.消費價格溫和上漲,生産價格總體平穩
1-3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1.9%,服務價格上漲2.3%。八大類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七升一降”: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4.3%,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6.5%,衣着類價格上漲2.4%,居住類價格上漲1.5%,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1.4%,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1%,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2.6%;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2.8%。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4%,環比上漲0.1%。
1-3季度,全市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5%,購進價格同比下降0.2%。9月份,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7%,環比下降0.2%;購進價格同比下降0.9%,環比上漲0.3%。
7.就業形勢穩定,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3季度,全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2%,保持低位運作。
1-3季度,全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50541元,同比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7%。四項收入“三升一降”:工資性收入增長8.9%,轉移凈收入增長13.1%,財産凈收入增長5.5%,經營凈收入下降5.8%。
總的來看,1-3季度全市經濟保持平穩運作,高品質發展穩步推進。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多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做好穩定經濟增長、加大改革開放、推動創新驅動、着力改善民生等工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1]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有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