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雙創”品質升級 蓄力發展新動能——北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統計監測報告(2019)

日期:2019-10-18 15:20    來源:北京市統計局網站

分享:
字號:        

  為推動北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下簡稱“雙創”)高品質發展,助力北京“雙創”服務優化升級,北京市統計局聯合北京市科委建立“雙創”統計監測指標體系並按年度開展統計監測工作。

  2018年,北京“雙創”整體水準進一步提升。“雙創”綜合指數為106.6,較上年提高6.6個點。四項分指數均較2017年有所提高。其中:“雙創”環境指數為112.4,較上年提高12.4個點,在各項分指數中提升最快;“雙創”資源指數為100.5,較上年提高0.5個點;“雙創”活力指數為104.6,較上年提高4.6個點;“雙創”成效指數為108.8,較上年提高8.8個點。“雙創”發展主要呈現以下新的特點:

  一、改善營商環境、減稅降費政策為“雙創”環境加分

  2018年,北京“雙創”環境指數較2017年提高12.4個點。隨着“9+N”、“9+N”2.0和《北京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等政策措施落地,北京營商環境明顯改善,減稅降費效果顯著。放寬企業所得稅小微企業認定標準、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全年新增減稅降費約400億元,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受益面擴大。“雙創”服務效率提高,新註冊企業所需時間縮短,稅務部門全面實施“申報即享受”政策,簡化申報環節,企業納稅時間從142小時壓縮至120小時左右。産學研合作更加緊密,企業與院校、研究機構開展創新合作的比例較上年提高4.2個百分點。知識産權保護工作加強,知識産權一審結案量較上年提高56%。

  二、科技人才聚集、技術儲備擴大,夯實“雙創”基礎

  2018年,北京“雙創”資源指數在上年較高水準上又提高了0.5個點。加強高端人才引進政策措施,為2300余名優秀科技創新人才辦理引進落戶,累計提供人才公租房約8.2萬套。外籍人士和留學人員佔創業者的比率為11.1%,較2017年提高0.8個百分點。科技成果豐碩,技術市場活躍。2018年,北京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12件,較上年提高18.5%;技術市場合同成交總額4957.8億元,較上年提高10.5%;萬名研發人員技術合同成交額124.9億元,較上年提高10.6%。

  三、眾創空間聚集“三城一區”,孵化培育瞄準“高精尖”

  2018年,“雙創”主體創新活力進一步提升,“雙創”活力指數為104.6,較上年提高4.6個點。中關村規模以下企業開展科技活動的比例為63.4%,較2017年提高10.4個百分點。全市共有科技企業孵化器152個,其中“三城一區”孵化器數量佔比為57.2%;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總收入較上年提高38.1%,其中“三城一區”在孵企業總收入佔比為82.5%。全市共有眾創空間282個,“三城一區”數量佔比為47.5%。“雙創”服務機構為“高精尖”産業發展搭建孵育孵化平臺,為創新創業企業和團隊提供技術服務。在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中,服務“十大高精尖産業”的“雙創”服務機構佔全部“雙創”服務機構的90%以上。

  四、獨角獸數量增加,發展新動能增強

  2018年,北京“雙創”成效指數較上年提高8.8個點。北京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科技創新專場新聞發佈會公佈,獨角獸企業達到82家,佔全國近一半。從事人工智慧、大數據、生物醫藥等前沿科技領域的獨角獸企業佔比超過3成,為“高精尖”産業發展提供新動能。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小微企業專利申請量13325件,較上年增長8.8%;中關村企業新産品銷售收入佔産品銷售收入的比重為38.9%,較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實現新經濟增加值10057.4億元,按現價計算較上年增長9.3%,佔全市地區生産總值的33.2%,較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