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雲區教育委員會關於2025年第三次公開招聘教師的公告

日期:2025-07-22 09:22    來源:北京市密雲區教育委員會

分享:
字號:        

為促進密雲區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滿足教師隊伍的人員需求,現將密雲區教委所屬學校2025年第三次公開招聘教師具體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聘職位

密雲區教委所屬學校具體招聘情況見附件。

二、招聘範圍

列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培養方式為非定向,在校期間未與任何單位存在勞動(錄用、聘用)關係,按時畢業並獲得相應學歷、學位的國內普通高等院校2025年應屆畢業生。其中,非北京市常住戶口畢業生須符合北京市引進非京生源畢業生條件。

兩年內離校未就業的畢業生可報考2025年應屆畢業生崗位。兩年內離校未就業的畢業生是指列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的普通高校2023年和2024年的畢業生,離校時和在國家規定的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未繳納社會保險,其戶口、檔案、組織關係仍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其中,非北京市常住戶口畢業生須符合北京市引進非京生源畢業生條件。

報考應屆畢業生崗位的留學回國人員,僅限於2024年7月1日至報名期間取得國(境)外學歷學位並完成國內教育部門學歷學位認證,並符合報考崗位條件,未落實工作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未繳納社會保險且具有北京市常住戶口的留學回國人員。

三、招聘條件

(一)遵守法律法規,品行端正。熱愛教育事業,自願長期在密雲區從教,服從密雲區教委調劑。

(二)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三)能按時取得相應學歷、學位證書。

(四)考生須持有招聘崗位所需級別的教師資格證(或取得與之對應的有效期內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其中,未取得教師資格證且實施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範生免試認定的高校畢業生,須提供《師範生教師職業能力證書》或其相關證明,且要在2028年6月30日前要完成教師資格認定工作。

(五)考生須以最高學歷所對應的專業進行報考且符合招聘崗位所規定的其他條件(詳情見附件)。其中,本科專業分類參見教育部公佈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研究生專業分類參見《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等目錄。崗位專業要求為一級學科的,即該一級學科所包含的二級學科均符合要求。境外留學生所學專業在以上專業(學科)目錄中無對應的專業(學科)的,在報名時需註明主要課程、研究方向和學習內容等情況,審核時將根據崗位專業需求進行確定。

(六)年齡要求。2025年應屆畢業生年齡要求(含兩年離校未就業的畢業生):北京戶籍畢業生須為35周歲及以下(1989年7月22日以後出生);非北京戶籍的碩士研究生學歷須為30周歲以下(1995年1月1日以後出生),博士研究生學歷的須為35周歲以下(1990年1月1日以後出生)。

四、招聘程式

(一)發佈招聘公告

即日起在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https://rsj.beijing.gov.cn/)、北京市密雲區人民政府(https://www.bjmy.gov.cn/)網站發佈招聘公告。

(二)網上報名

應聘人員須於2025年7月24日9:00至7月30日17:00工作日期間登錄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https://rsj.beijing.gov.cn/),在網站頂部點擊進入“個人辦事”--“個人登錄”,選擇北京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服務平臺,點擊“北京市密雲區教育委員會第三批公開招聘”進行報名。

本次招聘每名應聘人員限報考1所學校的1個崗位。應聘人員需根據自身情況、意向報考崗位的資格條件和專業要求穩慎報名,且須如實填寫個人資訊(特別是所學專業要與畢業證書上的專業相一致),所填資訊不屬實的,責任由報考者承擔。

在報名期間未通過資格審查的,可以改報其他崗位;報名結束後未通過資格審查的,將不能改報其他崗位。招聘單位不另行通知初審結果,應聘人員須合理安排報名時間並及時查詢網上審核狀態,如有疑問,可通過公告內聯繫電話諮詢。

(三)現場資格複審

請通過網上初審的考生於2025年7月31日9:00-11:00,14:00-17:00,前往北京市密雲區教育委員會(密雲區水源東路358號C座)2層207會議室參與現場資格複審。資格複審需提供以下材料:

應屆畢業生:

1.報名錶1份(報名系統內列印,列印路徑-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方網站-頂部個人辦事-北京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服務平臺-登錄進入-已報名的考試-列印報名錶並本人簽字);

2.身份證原件、複印件(1份);

3.戶口簿原件、首頁和本人頁複印件(1份);

4.在校期間已結業課程的成績單原件及複印件(1份)(須加蓋學校教務處或研究生院公章);

5.就業推薦表原件及複印件(1份)(加蓋學生處或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公章);

6.畢業證、學位證原件及複印件(1份);英語專業要求提供英語專業四級或英語專業八級的,需提供原件及複印件(1份);

7.教師資格證明。已取得教師資格證的,須提供原件及複印件(1份);教師資格考試筆試、面試成績均合格的,須提供網上列印的“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1份);實施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範生免試認定的,須提供《師範生教師職業能力證書》或其相關證明(須在2028年6月30日前完成教師資格認定工作);

8.師範類專業證明(專業要求“師範類”的崗位需提供,並加蓋教務處公章);

9.擇業期內的畢業生,須提交本人畢業證、學位證、《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備案表》《中國高等教育學位線上驗證報告》、存檔單位證明(距報名當天2個月內開具的且加蓋存檔單位公章),及承諾書原件(要求手寫,寫明“承諾書 姓名XX,身份證號XX,本人承諾畢業後至今無社保繳納記錄、未落實工作單位、未簽訂勞動、聘用合同。承諾人姓名,日期”)。

留學回國應屆畢業生:

1.報名錶1份(報名系統內列印,列印路徑-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方網站-頂部個人辦事-北京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服務平臺-登錄進入-已報名的考試-列印報名錶並本人簽字);

2.身份證原件、複印件(1份);

3.戶口簿原件、首頁和本人頁複印件(1份);

4.在校期間已結業課程的中文成績單原件(1份);

5.畢業證、學位證原件、複印件(1份);

6.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原件、複印件(1份);

7.教師資格證明。已取得教師資格證的,須提供原件及複印件(1份);教師資格考試筆試、面試成績均合格的,須提供網上列印的“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1份);

8.英語專業要求提供英語專業四級或英語專業八級的,需提供原件及複印件(1份);

9.護照及出入境材料原件及複印件(1份)。

未按時參加現場資格複審的人員視為自動放棄後續招聘環節。現場資格審查時應聘人員須提供真實、有效的個人資訊以及證書、證件等相關材料。凡與報名條件不符或提供虛假資訊、偽造相關材料的,一經發現,立即取消報考資格;已辦理聘用手續的,取消聘用,由此産生的一切後果由應聘者本人承擔。

(四)面試

通過資格複審的人員全部進入面試。進入面試人員名單、面試時間、面試地點等將在北京市密雲區人民政府網公佈。

面試採取結構化面試的方式進行。面試成績實行百分制,及格線為60分。

面試內容:師德修養、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授課水準等。

(五)公佈面試成績

面試結束3個工作日內在密雲區人民政府網站公佈面試成績,如果考生面試成績低於60分,則不予錄取。如果面試成績相同,則以面試主考官的評分確定名次。

每個職位按照面試成績由高到低的順序及1:1的比例確定體檢、考察人選。

(六)調劑

面試成績公佈後出現職位空缺的,可從同類崗位的面試成績合格人員中,按照符合調劑條件考生的面試成績由高到低的順序及1:1的比例進行調劑。具體事宜在北京市密雲區人民政府網進行公告,符合調劑條件且有調劑意願的考生可參加報名。

(七)體檢

體檢標準參照《北京市教師資格認定體格檢查標準》的有關規定執行。如需復查只限一次。體檢時間、地點在密雲區人民政府網站另行通知。

(八)考察

體檢合格人員進入考察範圍。考察採取查閱本人檔案、約見本人談話、出具考察報告等方式進行,並對應聘人員資格條件進行復查。

(九)遞補

體檢、考察後出現職位空缺的,可從同一招聘崗位面試考試合格的人員中,按照面試成績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進行遞補,確定體檢、考察人員。

(十)公示

擬聘用人員名單在密雲區人民政府網站公示,公示期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的,根據相關政策辦理聘用手續。

(十一)辦理聘用手續

擬聘用人員先與聘用單位簽訂就業協議,上崗後,簽訂事業單位聘用合同,試用期滿後考核合格者,繼續聘用;不合格者,解除聘用合同,檔案轉入區人才服務中心,自謀職業。

五、應聘人員須知

(一)應聘人員在招聘過程中請務必保持通訊暢通,因聯繫不暢影響招聘的,由應聘人員個人承擔相應責任。

(二)本次招聘考試未委託任何培訓機構組織開展培訓,也未指定任何參考用書,市場上的培訓課程和參考用書均與本次招聘無關。

(三)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取消聘用資格:

1.體檢或考察不符合要求的;

2.擬聘人選公示結果影響聘用的;

3.擬聘人選放棄聘用的;

4.未在規定時限內報到的;

5.提供虛假資訊、偽造相關材料者,一經發現,立即取消應聘資格,已被聘用的予以解聘;

6.不能按期取得畢業證、學位證的;

7.失信被執行人;

8.拒絕、逃避徵集服現役且拒不改正的應徵公民;以逃避服兵役為目的,拒絕履行職責或逃避部隊被軍隊除名、開除軍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軍人。

報名諮詢電話:010-69042993

北京市密雲區教育委員會

2025年7月22日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