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尹力到平谷區調研並出席全市“百村示範、千村振興”工程工作會,強調 深入實施“百千工程” 推進首都鄉村全面振興 努力建設現代文明富裕安全宜居的和美家園 殷勇游鈞一同調研並出席會議
日前,市委書記尹力到平谷區調研並出席全市“百村示範、千村振興”工程工作會。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和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戰略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大城市帶動大京郊,大京郊服務大城市”,進一步深入實施“百千工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努力把首都鄉村建設成為現代、文明、富裕、安全、宜居的和美家園,為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市委副書記游鈞一同調研並出席會議。
平谷區峪口鎮片區是第一批“百千工程”示範片區,區域內的平谷中關村農業科技園創新工場,已陸續入駐20余家農業科研機構和創新企業。市領導聽取農業中關村“十五五”時期産業規劃和産研協同帶動發展情況彙報,察看創新成果展示。尹力指出,要堅持科技引領,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創新鏈、産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提升産業發展效益。大興莊鎮通過實施“百千工程”激活發展新動能,市領導來到農業中關村零號店,察看農文旅創新融合一站式消費場景。尹力説,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堅持農文旅體商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精品民宿、休閒農業、健康養老等新業態,一體推進産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全市“百村示範、千村振興”工程工作會在國農港供銷村播産業園召開。尹力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三農”和鄉村振興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為我們推進首都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行動指南。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全面部署,對做好農業農村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我們要以首善標準抓好貫徹落實,進一步強化“百千工程”對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支撐作用,加強示範村莊和示範片區的系統謀劃、整體設計,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善、設施完備、生活便利的現代化鄉村。進一步發揮“百千工程”對推動城鄉融合的牽引作用,提升“百千工程”對農民增收的帶動作用,立足首都資源稟賦條件,大力培育鄉村特色産業,拓寬農民就業和增收渠道,為推動城鄉共同富裕打下堅實基礎。
尹力強調,要聚焦提質增效,全面夯實首都農業根基。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農業科技裝備支撐,加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做強做大農業中關村,拓展農業機器人、農業微生物研發領域,高水準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聚焦“種業之都”建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嚴格落實“三區三線”管控制度,深化林、河、田“三長”聯動機制,深入推廣高效節水設施,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要聚焦産業富民,深入挖潛鄉村多元價值。大力培育鄉村特色産業,持續探索農産品精深加工發展路徑,推動本土農産品品牌化、規模化發展,做好鄉村旅游這篇“大文章”,健全鄉村商業體系,完善電商、物流配套設施,推動農村消費擴容升級。抓好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確保“菜籃子”“果盤子”“肉案子”量足價穩,強化農産品品質監管。健全農民就業服務體系,鼓勵農民自主創業,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多措並舉幫助農民增收。
尹力強調,要聚焦宜居宜業,打造安全舒適的和美鄉村。加強鄉村風貌保護和引導,統籌産業佈局、公共服務、生態保護,依託“三師聯動”下鄉機制,提升村莊公共空間和農宅設計水準,加強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傳承好鄉土底色與歷史文化基因。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健全生活垃圾管理機制,加強農村污水管網建設,提升村莊綠化品質,打造一批高品質、慢生活、家園式的休閒場景。着力提升村莊防災抗災能力,加快推進山區村莊防洪避險設施建設,結合“平急兩用”功能設計,科學提高民房、養老院、醫療機構、學校和各類公共場所設防標準,切實抓好災後恢復重建、受災群眾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要聚焦改革賦能,全面激發鄉村發展活力。穩慎推進土地制度改革,紮實做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完善宅基地審批管理機制。深化集體經濟改革,規範集體經濟組織運作。提高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效能,構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深化點狀供地改革,優化農村營商環境,提高基層服務效率。
尹力要求,聚焦黨建引領,廣泛匯聚鄉村振興合力。健全黨領導農村工作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壓緊壓實各級責任,市“百千工程”工作協調小組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各級各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狠抓落實。強化基層治理能力,選優配強兩委幹部,健全村級組織運作機制,用好接訴即辦、網格化治理模式,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嚴格落實防火、防汛、安全生産責任制。做好人才隊伍保障,鼓勵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支援城市居民、企業家到農村投資興業,建立人才定期服務鄉村制度,充分發揮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協理員、科技特派員、駐村工作隊幫扶機制,讓農村成為匯聚人才、鍛煉人才的大舞臺。
會上,平谷區、延慶區、昌平區彙報“百千工程”示範創建情況,副市長文獻作“百千工程”2025年工作總結及下一步工作部署。
市委常委、秘書長趙磊,市有關部門和區負責同志等參加。(祁夢竹 范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