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市委書記尹力圍繞“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到中國農業大學調查研究。他向中國農業大學即將迎來120周年校慶表示祝賀,希望學校以此為新的起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學生回信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農業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市委副書記游鈞一同調研。
尹力察看學校辦學歷程及成就展,了解學校科技創新成果、高水準人才培養等情況。他希望學校立足北京,放眼全國、全球,做好“農業+科技”文章,在加強種業科技創新、推動農業中關村建設等方面作出更大貢獻。尹力走進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察看智慧管控平臺、高效節水技術裝備。他叮囑師生聚焦農業用水等問題,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推動更多新技術、新裝備等在京應用。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是農業農村部首批批准成立的4個國家數字農業創新中心之一。尹力察看智慧漁業養殖模式、漁業先進感測器展示和無人漁場系統整合實驗室場景。他説,要統籌做好關鍵技術産品研發、産業化應用等工作,以數字化賦能食品安全治理,推動現代漁業高品質發展。在全國農機化資訊中心,尹力察看北京農機作業數字場景和大數據分析應用等情況。他指出,要着眼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加大智慧農機裝備研發力度,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尹力在調研時指出,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希望學校堅持嚴謹求實、厚德博學的辦學傳統,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前瞻謀劃“十五五”時期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繼續當好農業高等教育排頭兵。要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全力服務農業強國建設。緊盯國家戰略需求,優化學科設置,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圍繞生物育種、智慧農業、食品安全、動物醫學等重點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充分發揮科技小院作用,鼓勵廣大師生真正做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尹力強調,要更好融入和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助力首都鄉村全面振興。圍繞農業中關村和“種業之都”建設,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共同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創新港建設,加快完善周邊公共服務配套。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加強與市屬科研院所、企業合作,提高農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水準。共同搭建高水準農業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平臺,繼續辦好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吸引更多國際優質農業創新成果落地轉化。共同推進首都新農人隊伍建設,為首都更好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提供人力支撐。
尹力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把黨的領導落實到辦學治校全過程各方面。推進“大思政課”品牌建設,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統籌推進學校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強高水準教師隊伍建設。北京將一如既往為農大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做好服務保障。
北京市和中國農業大學領導趙磊、於英傑、穆鵬、鐘登華、孫其信參加。(祁夢竹 劉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