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首都産業一線科技人才走進高校系列宣講啟動。這次系列宣講,由21位市級領導同志和12個産業領域的36位科技人才,走進大學、走上講堂,講形勢任務、講發展成就、講奮鬥貢獻。市委書記尹力來到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出席啟動儀式暨首場宣講。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首都教育科技人才優勢,大力弘揚實幹奮鬥精神,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進一步加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推進首都高品質發展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吳朝暉出席。
尹力在講話中強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要樹立實幹為先導向、真抓實幹作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些豐碩成果都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一點一滴幹出來、拼出來的。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繁重,唯有實幹奮鬥,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才能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牢牢掌握髮展主動權。我們要深刻認識新時代實幹奮鬥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幹事創業的責任擔當,保持只爭朝夕、埋頭苦幹的勁頭,將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尹力強調,要充分發揮首都優勢,在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上實現更大突破。深化産學研協同育人機制創新,推動高教園、大學城融合發展,建設好中關村學院等新型育人載體和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搭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的豐富載體,為各高校融入首都發展提供廣闊的舞臺。要深入把握大科學時代的發展機遇,在服務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上展現更大擔當。堅定不移加強自主創新,深入實施基礎研究領先行動,實現更多“從0到1”突破。進一步強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策源功能,建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在人工智慧、生物醫藥、人形機器人等領域擴大領先優勢,豐富應用場景。
尹力強調,要積極促進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在發展新質生産力上邁出更大步伐。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不斷壯大新能源汽車、商業航太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加速形成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産業集群。着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援科技領軍企業與在京高校院所、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深化合作,努力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加強科技成果供需對接,佈局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臺。要大力推動創新成果應用場景建設,在更好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上取得更大成效。着力在科技賦能文化上下功夫,發展文化新業態新場景,激發文旅消費新活力。加強民生領域科技應用,推廣“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大力發展教育、健康、養老、助殘等新技術新業態。加快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建立智慧高效城市治理體系。
尹力強調,要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在打造高水準人才高地上取得更大進步。支援在京高校圍繞科技創新和首都建設需求,優化學科設置。支援高校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模式,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有機銜接。中國科學院大學被譽為“中國科學家的搖籃”,希望學校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協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力推進科研合作和創新人才培養,在躋身世界頂尖大學前列上作示範。
尹力説,當今青年學子的人生恰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要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堅定理想信念,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刻苦學習知識技能,做一個有過硬本領的人;勇於創新創造,做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保持身心健康,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腳踏實地、接續奮鬥,努力成長為報國強國的棟樑之才。
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周琪致辭,北京市和中國科學院領導為首都産業一線科技人才宣講團成員頒發聘書。在首場宣講中,來自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領域的一線科技人才作報告。
市領導李成林、趙磊、於英傑參加。(祁夢竹 范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