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蔡奇圍繞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到未來科學城調研時強調 面向未來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
2月2日上午,市委書記蔡奇圍繞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到未來科學城調研。他強調,未來科學城是面向未來的科學城,要保持初心,攻關未來科技,發展未來産業,集聚未來人才。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市委全會和我市“十四五”規劃綱要要求,緊抓機遇,乘勢而上,實施好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戰略行動計劃,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科學城。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一同調研。
未來科學城醫藥健康、先進能源産業發展初具規模。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是首個企業化運作的國家級生物晶片工程研究中心。蔡奇、陳吉寧走進企業聽取未來科學城西區規劃建設情況彙報,察看核酸檢測移動實驗室等創新成果,肯定企業在科技抗疫中作出的貢獻,要求進一步加強科研攻關,研發更多創新産品。百濟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國內生物醫藥領域企業中研發投入排名第一,抗癌藥物研發處於世界領先水準,蔡奇察看了創新藥研發科研情況,要求瞄準世界一流,在基礎研究、創新藥研發等方面走在前,推出一批高品質、可負擔的創新好藥。
蔡奇在座談時指出,未來科學城有自己的優勢,要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出更大貢獻。要抓好國家實驗室建設,形成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基礎前沿領域研究,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搶佔科技制高點。抓緊完善內部組織架構和制度建設,推行“揭榜挂帥”機制,抓緊編制五年科研計劃。
蔡奇強調,要抓住自貿區昌平組團機遇,紮實推進未來科學城建設。落實好實施方案,強化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創新核心區抓好生命科學園三期建設,聚焦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精準醫療服務等優勢領域,引進培育一批領軍企業。注重公共平臺建設,提供專業化服務。産業示範區抓好國際資訊産業園二期建設,培育發展智慧製造、智慧裝備、線上教育等高端産業數字化集群。科技商務區引進一批科技金融、研發服務、高端商務等企業總部。持續深化科研管理體制和科技成果分配製度改革,力爭在關鍵領域率先突破。探索通過設立集中辦公區、創業平臺等方式,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入駐。抓好東區能源谷建設,圍繞碳達峰碳中和,大力發展綠色能源、能源科技、能源網際網路,打造國際先進能源産業集群。加強與懷柔科學城對接合作,開展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帶動先進製造、新材料等相關産業發展。
蔡奇強調,要深化與央企央校聯動合作。抓好與國資委深化合作協議的落實,“一企一策”盤活利用央企空間資源,推動重點企業入駐。鼓勵頭部企業建設融通發展平臺,促進“三鏈聯動”。強化央企、科研機構、駐區高校科研設備開放共用。抓好沙河高教園區建設,推動高校與企業共建研發中心,用好大科學裝置,搭建校企協同創新開放實驗室、産教融合實訓基地,實現校企協同創新和人才交流培養。
蔡奇要求,優化提升配套服務。保護“綠心”、抓好減量是前提。做好“科學+城”文章,推進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支援引進優質學校合作辦學,推動科學城醫院建設。做好共有産權房配售和公租房配租工作。建成溫榆河公園昌平一期。抓好城市綜合體、主題購物街區等商業配套建設。進一步完善外部交通,抓好北清路、安立路快速化改造。編制實施回天地區與未來科學城聯動工作方案,促進職住平衡。市里加強指導支援,昌平區全力抓好科學城建設,發揮好科學城管委會作用。
陳吉寧指出,在各單位共同努力下,未來科學城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生機勃勃、態勢良好,各項工作應予肯定。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系統觀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動未來科學城建設邁上新臺階。要聚焦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以更高標準推進生命園三期規劃建設,加快工作進度,加強與北清路及周邊區域統籌,着力緩解北清路交通擁堵狀況,提高區域通行能力,加快補齊商務服務等方面短板,提升城市品質。用足用好“兩區”政策,擴大高水準開放,推進醫藥健康領域國際合作,引進相應要素資源,探索創新國際學校等建設模式,提高配套服務水準,營造更優更好的創新創業生態。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牽引,高品質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完善體制機制,推動開放創新,加強與科學技術部溝通銜接,積極爭取試點政策,為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應有貢獻。
科學技術部、清華大學和北京市領導李萌、陳旭、張家明、隋振江參加。(祁夢竹 范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