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奇到回天地區調研檢查時強調 深化“回天有我”治理創新 啟動實施新一輪行動計劃

日期:2021-01-28 07:0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蔡奇到回天地區調研檢查時強調 深化“回天有我”治理創新 啟動實施新一輪行動計劃

  在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基本完成之際,1月27日下午,市委書記蔡奇再次來到回天地區調研檢查,並邀請居住在回天地區的市人大代表常紀文、伊然參加。蔡奇強調,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成效明顯,但回天地區治理是長期任務,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需要久久為功。要深化“回天有我”治理創新,啟動實施新一輪行動計劃,解決市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建設充滿活力、美好幸福的新家園,探索一條黨建引領、多方參與、居民共治的超大城市基層治理路子。

  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林萃路、北郊農場橋等堵點疏通,自行車專用路通行超過270萬輛次,新增幼兒園及中小學學位近7000個,公園綠地面積實現翻番,發展短板得到改善,百姓點讚“回天計劃很實際,惠民項目接地氣”。蔡奇來到人大附中昌平學校,走進圖書館、實驗室、體育館察看。教師周婷的家就在回天地區,她高興地説起這些年身邊的新變化,“我們的回天大變樣。”蔡奇説,市民群眾最盼望的就是家門口有個好學校,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強師資培訓,動員各方力量,共同織補好教育功能。蔡奇還沿途察看交通、商業、醫療等基礎設施情況,詢問市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在天通苑北街道工委,蔡奇察看政務服務中心、12345市民服務熱線分中心,檢查“接訴即辦”工作,指出,在補短板的同時,為民服務必須上水準,要針對市民訴求加強主動治理,實現未訴先辦。

  蔡奇在天通苑北街道工委座談。35家市有關部門在主會場和分會場參會。2位市人大代表、7位鎮街黨(工)委書記、3位社區(村)書記先後發言,“雨水箅子裏常年有異味,希望解決雨污分流問題。”“閒置的堆煤場能否改造成公共服務設施。”“希望繼續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大家把居民建議帶到會上來。蔡奇回應説,基層代表發言就是要直接説問題、提建議,相關部門要認真研究解決。

  蔡奇指出,要堅持和發揚回天地區治理中形成的突出黨建引領、培育家園意識、聚焦補短板強弱項、發揮第三方作用、推動部門下沉等方面的成功經驗,繼續深化“回天有我”,實現共商共建共治共用。依託12345市民服務熱線和兩大社區網,用好民意“直通車”,抓好“接訴即辦”。強化主動治理,對市民反映集中的物業管理、異味及噪聲等環境污染、市場經營管理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舉一反三、標本兼治、務求實效。繼續抓好回龍觀、史各莊、龍澤園3個治理類街道整治提升。圍繞“七有”“五性”增強服務功能,補齊社區衛生服務、養老、體育健身等設施短板。屬地黨委政府負起主責,眼睛向下,辦好群眾身邊的事。各方積極參與,履行責任和義務,當好“回天有我”的一分子。

  蔡奇強調,要啟動實施新一輪行動計劃,續建項目接着幹,實施一批新項目,儲備一批項目,力爭通過5年努力,逐步補齊回天地區主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提升區域發展活力。

  一是回天有路。堅持交通快慢有序。抓好北清路、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完善區域交通路網。推進17號線建設,啟動13號線拆分,提升軌道交通運營效率。繼續推動公交場站建設,優化公交線網。推進自行車專用路東拓、西延、南展。

  二是回天有數。推進回天地區城市大腦建設,利用大數據進行社區治理。圍繞基層治理、交通出行、社區管理、共用停車等建一批應用場景。常態化開展城市體檢。

  三是回天有教。持續增加基礎教育和學前教育學位供給,引進名園名校,與城區優質學校“手拉手”,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四是回天有購。建設有品質有活力的公共消費空間,植入一批服務型小微商業設施,培育深夜食堂,營造回天地區“夜京城”生活圈。

  五是回天有樂。建設區域文化藝術中心,織補實體書店、小劇場、小影院等多樣化文化設施。利用閒置空間建設健身設施、健走步道和球場。規劃建設溫榆河公園一期昌平段,同步建設一批小微綠地、口袋公園。

  六是回天有業。唱好與中關村科學城和未來科學城“三城記”,激發創業就業活力。就地建設一批雙創社區和雙創孵化器,擦亮“回+”雙創社區品牌。結合城市更新,用好集體建設用地,改造提質低效樓宇,促進職住平衡。

  蔡奇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市級抓點、區負主責。市回天專班要加強統籌協調,建立區級聯席會議制度,區委書記、區長直接抓,每月檢查調度。六街一鎮要來個競賽,看誰幹得好、走在前。市區兩級部門堅持“雙報到”,繼續抓好聯繫點。要做實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建好社會組織創新發展示範區,規範社區議事協商制度,引導駐區單位和社會組織參與進來。

  市領導崔述強、張家明參加。(祁夢竹 范俊生)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