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保交房、保障性住房、老舊小區改造……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回應!

日期:2024-08-24 09:35    來源:中國政府網

分享:
字號: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4年8月23日上午舉行“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介紹情況,並答記者問。保交房攻堅戰進展如何?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供給有哪些舉措?一起來看——

  保交房攻堅戰目標任務鎖定在建已售未交付的396萬套住房

  5月17日,國務院召開全國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視頻會議,對保交房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在當天下午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對城市商品住房項目保交房攻堅戰的有關政策作了解讀。會後,一系列穩市場政策措施出臺,保交房工作有序推進,各地因城施策,房地産市場出現了積極變化。

  為了打好商品住房項目保交房攻堅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金融監管總局組織各地進行了一次“大起底”,全面排查在建已售未交付的商品住房項目,鎖定了按照合同約定應該在2024年年底前交付的396萬套住房,作為保交房攻堅戰的目標任務,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緊鑼密鼓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形成政策合力。國家層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金融監管總局落實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總體方案要求,聯合出臺政策文件,對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開展政策培訓,明確打好保交房攻堅戰的工作安排,擴大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製成效。最高人民法院針對房地産“白名單”項目審慎採取財産保全措施等問題,明確了司法支援舉措。地方層面,各城市均已按照要求制定了本市的保交房攻堅戰實施方案,明確交付計劃,並結合當地實際,逐個項目拿出處置方案;部分省份還制定了省級保交房攻堅戰工作方案,明確攻堅目標和保障措施。

  二是充分發揮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製作用。建立了國家、省、城市三級協調機制,推動符合條件的項目“應進必進”白名單,商業銀行落實盡職免責要求,“應貸必貸”給予融資支援。目前,商業銀行已經按照審批程式通過了“白名單”項目5300多個,審批貸款金額近1.4萬億元,這些資金正在按照項目的工程進度陸續發放到位,有力支援了項目建設交付。

  三是“一項目一策”做好分類處置。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指導各地實行“一項目一方案一專班一銀行一審計一法官”處置模式。這個模式在鄭州首先試點探索,將向全國推廣。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白名單”給予融資支援,保障項目建設交付;對於資不抵債的項目,加快推進項目開發企業破産重組或清算,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債務清償的順位規定,優先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

  四是推進項目按時保質交付。保交房的目標就是要把符合交付條件的房子交到購房人手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立了全國保交房資訊系統,每套交付任務都做到“一合同一戶一身份證號一聯繫電話”對應,將工作目標落實到戶、落實到購房人,交付一套、銷號一套。同時,指導各地切實加強項目工程品質監管,確保交付項目具備入住條件,防止出現貨不對板的情況。另外,自然資源部也就保交房項目辦證問題出臺了配套文件,努力實現保交房項目不動産權證“應發盡發”。

  積極推進收購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供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堅決抓好貫徹落實。

  第一,抓規劃編制。保障性住房規劃是住房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指導各地,從本地區經濟能力、房地産市場狀況和各類困難群體住房需求出發,堅持以需定建、以需定購,因地制宜編制保障性住房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把保障性住房優先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設施較為齊全的區域,促進實現職住平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還總結推廣有關城市的經驗做法,建立健全保障對象輪候庫,並實行常態化申請受理,準確掌握保障對象的具體需求。

  第二,抓制度完善。國家層面已經印發了一系列關於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政策體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在指導各地,根據國家頂層設計,結合本地實際,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抓緊出臺具體的實施意見、管理辦法和配套政策,進一步細化完善保障對象、保障方式、保障標準、分配管理等具體要求,有力有序有效地開展好各項工作。

  第三,抓項目建設。對列入2024年計劃建設的項目,落實好財稅、土地、金融等支援政策,加快項目開工、建設進度,加強工程品質安全監管,儘早開展配租、配售,讓群眾早日實現入住。還要加強項目的謀劃和儲備,做好明後年項目的前期工作,形成“實施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項目滾動推進機制。同時,結合當地房地産市場情況,積極推進收購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推動條件成熟的項目加快完成收購,及時配租、配售。

  第四,抓“好房子”樣板。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工程,是民心工程,保障性住房更應該建成“好房子”,這是政府應該做到、也應該做好的事情。目前,各地已經確定了一批保障性住房示範項目,按照“綠色、低碳、智慧、安全”的要求開展“好房子”建設,不斷提升保障性住房的品質,努力讓群眾住得健康、住得安全方便。

  2024年計劃完成5萬個以上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力爭改造各類老舊管線10萬公里以上

  在行動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要系統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主要有幾個重點:

  一是繼續抓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下力氣解決好加裝電梯、停車、充電等難題,2024年的計劃是,完成好5萬個以上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在此基礎上,推動建設一批完整社區,推進老舊街區、老舊廠區等更新改造。

  二是持續推進城市的“裏子”工程建設,主要是地下管線,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要求,要加強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老舊管線改造升級。2024年,力爭改造各類老舊管線10萬公里以上。

  三是大力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通過數字化手段,實時監測城市的供水、排水、燃氣、供熱、橋梁、管廊等各類市政設施,對安全隱患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保障城市安全運作。

  四是加強城市內澇治理,2024年要完成100個城市、1000個以上的易澇積水點整治,同時加快推進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建設,統籌城市防洪和排澇,建立健全城市的水系、排水管網、周邊江河湖海及水庫的聯排聯調運作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的防汛能力和安全韌性水準。

  加快構建房地産發展新模式,重點抓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完善住房供應體系,重點是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印發政策文件,指導各地堅持以需定建、以需定購,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滿足工薪收入群體剛性住房需求。

  第二,部署各地以編制實施住房發展規劃和年度住房發展計劃為抓手,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2024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了通知後,各地陸續編制並公佈住房發展年度計劃,同時開展前期工作,積極謀劃“十五五”住房發展規劃。

  第三,有力有序推進現房銷售,指導地方選擇新的房地産開發項目,在土地出讓時就約定實行現房銷售,結合實踐制定配套政策。不少地方已經推出了一批現房銷售項目,探索商品房銷售制度改革。

  第四,建立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推出項目“白名單”制度,以城市為單元、以項目為對象,給予合規項目融資支援,推動房地産開發企業融資從依賴主體信用向基於項目情況轉變。

  第五,研究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構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目前,上海等22個城市正在試點。特別説一下房屋養老金,個人賬戶通過繳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已經有了,試點的重點是政府把公共賬戶建立起來。

  第六,建設綠色、低碳、智慧、安全的“好房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立標準、抓樣板上已經做了一些工作,下一步還要在建體系、優服務上下功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