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二次感染”還可能出現 專家:做好個人防護不必太緊張

日期:2020-08-29 10:3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新型冠狀病毒“二次感染”還可能出現 專家:做好個人防護不必太緊張

  不久前,香港出現全球首例新型冠狀病毒“二次感染”病例,其他國家也相繼報道類似病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二科主任梁連春日前表示,未來可能還會陸續有“二次感染”情況發生,但人們不必過於緊張,預防“二次感染”跟此前防疫措施一樣,人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個人防護,盡可能避免到高危場所,避免接觸高危人群。

  為何新冠肺炎康復患者會“二次感染”?梁連春表示,首先人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産生的抗體持續時間往往不會太長。目前根據既往冠狀病毒的感染情況來看,抗體保護期大約在半年到一年之間。同時,也不排除有的人體內産生的抗體在很短時間內就消失了,無法起到有效保護作用,於是發生再次感染。此外,還可能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發生了變異,比如患者以前感染的是一種毒株,病好之後,又感染了另外一種不同於之前毒株的變異株。

  梁連春表示,“二次感染”和“復陽”是兩碼事。當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復陽”時,實際上説明該患者的疾病並未痊癒,而是處於一種慢性攜帶的狀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檢測不到位、沒有取到樣本,或者是檢測試劑的問題;還有一部分人群可能本身就會長期攜帶病毒,這一點目前還有待研究。

  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二次感染”,還會發生嗎?梁連春表示,這種情況可能還會陸續發生,但概率目前並不好判斷。比如我國疫情防控措施比較嚴格,人們再次發生感染的概率就比較小,但是在一些疫情防控措施相對不太嚴格的國家,發生概率可能就會高一些。再比如,假設亞洲的毒株和歐洲的毒株不一樣,那麼亞洲人到歐洲國家時,就有可能發生再次感染。如果世界各國一直保持同一個優勢毒株,發生這種“二次感染”的情況相對就會比較少。

  “我個人認為,大家對‘二次感染’不用過於緊張。”梁連春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講,“二次感染”通常會比首次感染的症狀要輕,因為患者第一次感染病毒時所産生的抗體多少還會起到一定作用。他提醒市民,預防“二次感染”其實跟以往的防疫措施是一樣的。人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個人防護,盡可能避免到高危場所,避免接觸高危人群。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也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方式。(劉歡)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