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答記者問

日期:2020-01-21 20:46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時間:2020年1月20日下午

  地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主題:專家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答記者問

  專家:鐘南山、李蘭娟、高福、曾光、袁國勇

  問1:你好,我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我想問武漢市2天內確診139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北京和廣東省也有病例發現。請問鐘院士,您怎麼看當前的疫情形勢?

  鐘南山院士:我想當前的形勢,感染人群的地理分佈跟武漢海鮮市場關係很密切。當然現在武漢有關部門發現了這個問題以後,很快就把野生動物市場關閉了。這個所謂的海鮮市場相當多的是野生動物,關閉了以後,陸續還是又出現了有感染的病例。同時,大概在全國四五個省市,然後國外都發現有這個關係,幾乎都跟武漢有關係:去過武漢、從武漢來。證實了有人傳人的傳染。也證實了有醫務人員的感染。

  正因為有這麼幾個情況,我們覺得對它的研判,已經不是偶然的、散在的疾病了,而且它現在的情況已經不是動物傳人。現在還出現有人傳染,還有發生。在廣東有2例,肯定的是傳染,沒有去過武漢,但家得病以後回來以後傳給他。一個地方爆發,其他地方是散在的,不能説中國爆發。因為這個定位對媒體來説非常重要。

  就流行病學的狀態,現在是在起始階段。我們6個人昨天去了武漢,昨天跟前天情況不一樣,前天跟大前天情況又不一樣,特別是昨天比較正式地出現了人傳人的情況,還有醫務人員感染的情況,這是非常重要的標誌。

  那麼同時,當然多種原因,原來40多個,現在100多個,光是局部的,我想還是有多種原因。

  第一,這個疾病有時對它的認知有個過程,現在檢測能夠比較快地檢出來,這是一個,不是全部。

  第二,大家在研判的過程中,現在你要定它的話,以前是從國家的CDC,或者國家部門嚴格地鑒定以後才可以。現在的考慮不太一樣,因為兩次的檢測有陽性你就可以定,這也是一個原因。

  作為我們來説,原來是四五十例,現在是100多例,是不是增加的極為迅速,不能這麼講,一個新發的疾病在早期是有一個過程。

  醫務人員受到感染,這就是一個重要的標誌。當然這個病很難跟非典來比較,病情比較輕,肺部的情況還不像非典,病毒性肺炎通常的情況就是這樣。

  曾光:因為這病從發現到現在還不到1個月的時間,我覺得可以説我們在國家衛健委的領導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我們可以説是分離了病毒,搞新的序列。另外臨床上做了救治,在流行病學上是最辛苦的,國家疾控中心的高福主任親自帶隊去溯源,一會兒他會介紹。對這個病,一個疾病有一個潛伏期已經測定了,因為確實是不容易,有的病存在了幾十年也不一定完全搞清楚了。我們發現這個病對它的認識,我用一句話來説,日日更新。我們從參加專家組以後,昨天的認識和前天認識不一樣,今天的認識和昨天的認識不一樣,這是傳染病早期的特點,沒有什麼可值得大驚小怪的。

  既然叫傳染病,如果這個病沒有人傳染,我倒覺得驚訝,我們認識了那麼多傳染病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型,叫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另外疫情的情況,第一是武漢市,第二全國,這是不一樣。武漢市做了很多的控制,華南海鮮市場高濃度的病毒暴露,那麼多人突然感染了,這個感染遠遠超過了一般人傳染,短期內出現病毒。現在都算早期,就發現了人傳人的現象,我們是實事求是地,發現了就馬上要向大家公佈。我自己覺得對武漢市來講,這個傳播進入了一種社區傳播的早期。別看100多例,相對於武漢市1000多萬人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我們需要高度警惕。現在採取措施,完全是可以逆轉的。

  在武漢,現在還沒有發現年輕人、兒童、學生感染,老年人有感染,這是一個重點。疫情現在處於早期,必須得加強防控措施,讓每個老百姓都知道。我們知道春節人口流動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我們希望人群現在能不到武漢去就不去,武漢人能不出來就不出來。這不是官方的號召,是我們專家組的一些建議。

  從全國來看,現在都沒有發現輸入病例再傳染,我們要控制不發生第二代病例傳染,更不能出現第三代。所以我們更應該加強行動,迅速防控起來了。

  這個病是我們交過手的很多傳染病的一個,過去很多傳染病被我們打敗了,現在增加了一個新的對手。老百姓應該相信我們,國家疾控中心能迅速控制。現在也沒有出現混亂,都很有序。

  高福:這個事情發生以後,我一直在一線。就像剛才講的,認知這樣一個新發的病有一個過程,並且是一個科學過程。我們有各方證據,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病毒也在變,病毒在適應環境,在適應人類。

  在我們認知的過程中,首先大家知道由於科學的進步,由於2003年以來我們國家疾控系統的建設,科研的飛速進展,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我們這件事情一直處理的非常好。在很短的時間,過去是不敢想像的,把病原找到了。我們也看到了病原的真身,用電子顯微鏡,為什麼叫冠狀病毒?長的像皇冠一樣。

  大家也看到關閉這個市場,我們通過一些非常手段,已經找到了有證據。比如説我們懷疑有野生動物銷售的東西,它那個環境裏檢測到有這個病毒。當然傳染源還不明確,找不到具體是哪個動物,具體不明確。但是大家一定要相信科學,科學是知識不斷積累、不斷認知的過程。新型冠狀病毒應該説是第7個,過去我們知道6個,其中包括非典,它們都是從某個哺乳動物、野生動物傳來的,中間有一個宿主,然後再感染人類。過去是這麼一個規律,所以我們這次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全基因組測序測出來了,知道它的祖宗是誰,基因是哪來的,又分離了病毒,看到了病毒,大概是這麼一個過程。根據它的特點,根據它的相似性我們推測會有野生動物在裏面起了很關鍵的作用,所以我們做了溯源動物。

  為什麼我們推斷病毒的來源在華南海鮮市場?現在看來經歷了三個階段:最早的時候所有的病人都和華南海鮮市場有關,非常清晰,從動物跳到人類,有適應性變異,就有有限的人傳人。武漢衛健委現在每天都在病房,我們的防控措施和對病毒的認知,就是和病毒做一場賽跑。有這樣科學的認識,我們會科學防控、科學處置,所以大家不要慌。

  問2:《健康報》的記者,請專家組回應一下現在病毒是不是有變異?

  袁國勇:這個病毒基因變異性很快,所以你問有沒有變異?目前的變異,當它由從這個動物到人類,一直有變異,因為它要適應,所以我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

  另外,我聽很多人説這是非典,對不起,這不是非典,是新型冠狀病毒。我們國家的科學家剛剛發表在網上的基因排序,雖然它還是和蝙蝠非典和人類的非典是一個層次來的,但是它是不同的。我們記得有非常大的分別,我們是β冠狀病毒。因為每一個病毒有很多基因的差別,它在臨床的情況、流行病學的情況非常不同。所以將來會怎麼發展,我們還是要做大量流行病學的調查,科學的調查。高福博士要做很多很多的工作,我們才可以知道它將來會怎麼樣。人的感染、病毒的感染,有什麼影響,臨床會不會引起顱部的感染、心臟的感染、對肝、腎、骨髓有什麼影響,我們在這個階段是不清楚的,但我們所有的科學家、醫生都希望儘快破解這個病毒的特點。

  第二,我們和鐘南山院士説的,依然是一個重要的途徑,所以人傳人這個問題已經發生了。但是現在武漢市以外都有病例,代表什麼?武漢感染的居民可以影響武漢外,所以外面有病例,在深圳、泰國、日本都有。有時疫情的風險已經提醒了,人口的遷移可能會增加風險。所以我對所有我們的同胞説,我們經過17年,疫源感染控制手段已經增加很多,我們不要恐慌。但一定不要忽視這個疫情,因為每一個都提醒我們對這個病和對它的防禦,我們是不用怕這個病的。

  最後,我又説因為病毒引起的肺炎和動物跳出人,要從人與人之間傳染。我們看到這個情況,還可以從一個地方去很遠的另外一個地方。所以看到這個情況,我們應該去呼吸空氣。如果你要發燒,喉痛、咽痛,請你戴口罩。如果你剛剛從武漢回來,不舒服一定要告訴醫生你是剛剛從武漢回來。因為我們記住這個情況,作為醫生針對性地檢查和治療,對家人、對這個社會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都不應該吃野味。我們一定要尊重野生動物的生命和他們棲息的地方,因為他們和我們是同一個地球圈裏的居民。

  問3:我問一個簡單的問題,我是光明日報的記者,老百姓比較關注的問題,老百姓關心怎麼去預防這個病?如果生病了,關心能不能治好?

  袁國勇:我們一定要戴口罩,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眼睛、鼻子、口,也一定要注意衛生。如果曾經去過武漢,回來的時候一定不要忽視,一定要告訴醫生什麼情況,一定要做針對性的措施,因為我們現在還不知道這個動物的源頭是哪一個。但是如果真的有這個病毒的時候,找鐘南山院士就可以了。2003年非典和2012年中東的病毒,有一個藥對兩個冠狀病毒都是有作用的,所以我們相信應該是有效的。

  這樣有一段時間以後,很多病人已經好轉了,拿他們的血型,看他們有沒有抗體。通過抗體去幫助這些病人。因為我們很多對付病毒的方案已經在了,我們相信我們的儀器。

  李蘭娟院士:剛才我們鐘院士已經疫情給大家做了非常好的介紹,我覺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對疫情防控的能力和水準已經大幅度提高了,能夠儘快地把病原檢定出來,發現在什麼地方。應該説我們國家從非典以後已經出了一個非常好的防控體系,每個醫院都有發燒門診,對此我們也有檢測手段。尤其這次新的傳染病來了以後,我們這麼短的時間把試劑研究出來。到醫院以後檢測,有沒有到武漢出差,有沒有相關病人的接觸史,對這樣的情況,如果檢測出來全部陰性就排除了。陽性也不要怕,尤其我們各個省都有定點醫院,都有肝病防控的醫院。前段時間專家組已經制訂了防控治療的方案,最最重要的是對已經接觸過的人感覺到不舒服,有發燒要及時到醫院去。

  這一次總體我看情況有一批量的人出現發燒,他們的警惕性很高,就去查為什麼發燒。所以反過來問海鮮市場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把這個病毒跟海鮮市場的病毒分離出來,這樣就確定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現在國家這一套病原學檢測、全面的防控已經有非常好的基礎。現在來講最重要的是對一些病人,在武漢有發燒的病毒,這套體系已經建立起來,全國各地也都已經建立這樣一套安全門診的防控體系。最重要的是門診,就是醫學的檢測之後,確實是的也有一套治療方法。我們這麼多病人治療過來,也有一套搶救方法,很多病人我們也都搶救過來。總體來講我們國家的救治隊伍還是比較完善,國家省市的專家組織也比較完善,包括有專家的會診。

  大家不要怕,即使得了也不可怕,及時到醫院去,因為我們國家醫療衛生的發展非常快。我認為新聞媒體應該報道醫務人員非常辛苦,日日夜夜守護在病人身邊,所以醫務人員白衣天使的精神我希望媒體們能更加地關注。真正的醫務人員都是圍繞病人,不惜家庭、不惜個人的安危都在救濟病人的第一線。對於那些傷醫的事件也應該堅決地制止,醫務人員都是為了病人努力地救治。

  問4:我是新華社記者,您對做好當前疫情防治工作有什麼難點,又有什麼建議?馬上春運了,對人口的流動是否有一些預警的提示,對後期病情的發展有什麼研判?

  鐘南山院士:首先武漢減少輸出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除非極為重要的事情,一般不要去武漢。其次是輸出,另一個就是防止外面的感染。武漢應該有一個比較嚴格的口岸檢查,應該設立火車站、機場篩查檢測這樣一個措施。監測防控的標準,首先還是體溫,要是有些發燒、發熱症狀,特別是有體溫不正常的,我們建議這些人應該被強制性地控制在本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點。

  當然了,戴口罩防治這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被傳染得病的話跟這個也是有關係的。在珠海,有對夫婦確實在離開武漢的時候症狀並不是很明顯,結果後面檢測他們的女兒被傳染了,就是因為沒有戴口罩。

  目前,預防和控制最有效的辦法是早發現、早診斷,還有及時接受治療、隔離,這是最有效的、最原始的辦法。從公共衛生安全的角度來説,對這些已經診斷,或者將要確診的病人進行有效地隔離,也是極為重要的。

  剛才李院士也談了,我們要在不同的地區開展病情研究,這是得到國務院批准的。到現在為止,針對病情還沒有特效藥。説實在的,17年前的非典到這個階段為止也沒有特效藥,非常難。但現在確實有進展,我們在做一些實驗觀察,比如剛才袁院士講到對冠狀病毒有一些研究,我們正在進行動物實驗,同時也對一些候選的中藥進行觀察研究。病情研究不能靠碰運氣,科學研究要跟上,這也是我們現在非常重要的一步措施。

  所以剛才你的問題,對前景有什麼看法?各政府的領導要負起責任來,不單純是衛健委的問題,而是政府領導要把這個責任擔起來。

  現在處於一個節骨眼上,春節期間這40天,我們估計得病的人數還會有增加。但是剛才幾位都講了,我們不希望這個波會呈鏈式的發展。要防什麼呢?就是要防止它的傳播,要害就是在傳播過程中出現一些超級傳播者,這些超級傳播者,生物規律很難説,怎麼會在體內變成超級傳播者這個不清楚。假如説能夠得到很好的限定給予預防、隔離、觀察,不讓它傳播的話,那我們超級傳播者産生的幾率就降低。

  在春節期間會有增加,但不是增加的很多,這樣的話經過一段以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會慢慢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結果,這是最理想的。如果現在不提高提醒,領導、政府、醫務人員、社會都關心,我們屬地領導要負起責任,談到這個我們是有信心把它控制。

  另外我本人是很有信心,不會重復17年前的非典。這個我們也就花了2周就定位在新型冠狀病毒。這些再加上我們有一個很好的監控以及隔離的制度,我不相信它會像17年前非典造成的社會影響以及經濟的損害。

  問5:對於春運出行的民眾來講,有什麼提示嗎?

  鐘南山院士:你適不適合春運出行,自己都有發燒還去?在武漢就更是了。假如説真的有發燒,還要回家的話,監測到了以後應該強制性地不允許他們出去,這是要提高級別,不是勸他不要出去。

  首先我們自己出去要有一個適合出行的狀況,你説有點發燒、有點不舒服,那還出去不合適。

  比如説注意洗手、保持睡眠等等,我想沒有什麼特殊的。當然春運有這麼一個過程,火車非常擠,現在已經生病了,而且很多人已經出去了,這是目前不見得有特殊的辦法。現在各個點都在加強發熱的監測。

  曾光:我再補充一點,關於對疫情的提示,我是這麼認為的,過去看戰爭兩軍對陣,電視劇、電影都很多,包括這次不單取決於敵人,也取決於我們。我們應對的得當,肯定會經過一段已經會得到控制。這個重要的環節是什麼?對武漢市來講,是全民行動起來,聯防聯控,各個部門要走到前臺,把各方的力量調動起來。

  舉個例子,春節以後很快就要開學了,學校要行動起來,學生不能感染。比如説老年人的問題怎麼辦,慢性病人的問題怎麼辦,社區應該行動起來,應該給他們所有的人都能有一個宣傳資料,都知道發熱應該怎麼辦,外出應該怎麼辦,預見這個情況怎麼辦?另外還有一些醫務人員,有很多做公共工作的,坐公交車的售票人員、還有銀行櫃檯人員面向老百姓的,一個人得以後可能傳染很多人,所以每個行業都得行動起來。千萬別帶病工作、帶病旅游是非常危險的,這些要都行動起來,都做好了。

  還有改變習慣,不要再吃野味了,把這些做好了,我覺得武漢很快會平息的。那其他地方,來一個病例控制一個,很快,其他地方的壓力就小了。

  另外有一條,恐怖的流行造成的殺傷力要遠遠大於疾病本身,這是非典的教訓。這個沒有,就便於我們控制。另外,要提國際合作,有一個IHR是國際衛生條例,世界各國都承諾出現一些緊急情況都要通報的制度。我覺得這次中國做的非常好,從一開始就跟世界衛生組織給通報了,還給其他國際社會通報,給港澳臺通報。前段時間港澳臺同胞組團到武漢去,我覺得這個做的挺好,而且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又來了,在來之前我們把病毒的序列給它了,這樣的話就可以向全世界分享,這一點我們確實做的是有進步。

  我覺得這個病,不管怎麼説,這個疫情研判我非常贊同鐘院士説的,可能春運之後會伴隨着升高,不但是可能,而且難以避免,再努力工作也會升高,而且升高到一定高度大家也要奇怪。春運結束以後會迅速地下降,春運我們要採取措施,要把它的升高降低到比較低,這是我們所希望的。

  另外一個可能升高在哪,事先告訴你們,當我們的血清診斷出來以後要做流行病學調查,我們要做一些輕的,把疾病譜搞出來,都搞清楚以後,這個數字可能還要擴大,這也是科學研究的需要,事先告訴大家這是正常的,沒什麼了不得的。要相信我們這麼多年,我們這麼多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覺得得相信現在的科學進步。

  問6:國際廣播電台,剛才介紹了在疫情防控中國際合作和國際交流的情況,在南韓、泰國這些病例是什麼情況?國際交流合作的情況再説一下。

  曾光:現在是互通消息,我們消息告訴他們,他們有病例也通報他們。世界衛生組織也明確了,我們把所有情況跟世界衛生組織進行了通報,我們中國及時地採取措施,認為對人類傳染病防控做了很大的貢獻,下一步會跟他們保持聯繫,而且在各項工作中取得他們的支援、了解。

  問7:我想問一下,很多人感染之後除了發燒之外還有哪些症狀,怎麼通過已知的辦法判斷出它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呢?

  李蘭娟院士:我們現在要分清在武漢地區的,它這個地方有一批傳染源,所以這些病人要更加重視到門診去檢測,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對其他地區,我們有流行病學調查,有沒有到武漢來、有沒有從武漢出來,如果沒有,一般來講可能性比較少。但只要是發燒,只要有病毒感染,還是到門診。

  問8:央視新聞的記者,剛才提到了屬地的領導要負起責任來,所以請問一下目前對於各個城市的聯防聯控,包括防控的機制有沒有統一的建議?

  李蘭娟院士:我認為黨中央國務院這次高度重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發生,所以有許多的指示、批示,今天專門開了電視電話會議,海關、交通等有關部門都要負起責任來。尤其是各級政府要承擔責任,把聯防聯控的機制啟動起來。幾個方面,在武漢要把疫情、病人感染者控制住,儘快防止向其他地方擴散。對於其他各省市,病人要切實地發現,主要是有不舒服、有這個症狀、有接觸人,要到相關的檢驗檢測的門診去檢測。檢測以後及時地發現,然後及時地隔離,包括在其他地區發現,不但他隔離,跟他接觸相關的病人也要按照要求隔離。這樣把有限的傳染源控制了,這樣就不會引起大規模的擴散。政府要在這方面負起責任,各個部門共同來負責。

  這個機制是我們中國的優勢,也是國家的制度能夠控制傳染病非常好的一套體制或者機制。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