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該如何對待塑膠袋?

日期:2019-12-25 09:0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超市食品袋不標注 難辨厚度是否合規 垃圾分類該如何對待塑膠袋?

  將於2020年5月1日實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稱《條例》),明確了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膠袋。到底什麼樣的塑膠袋算超薄塑膠袋,購物時裝東西的塑膠袋怎麼分類投放,老百姓還是一頭霧水。

  無人知道食品保鮮袋合不合規

  修訂後的《條例》明確規定,禁止在本市生産、銷售超薄塑膠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膠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

  什麼樣的塑膠袋算“超薄塑膠袋”?市城市管理委固廢處副處長馬建驥解釋,《條例》所説超薄塑膠袋,指的是單層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膠袋。

  隨機走訪本市家樂福、華聯BHG等大型連鎖超市,發現這些地方提供的有償塑膠購物袋上通常都印有厚度數據。例如,華聯BHG生活超市的塑膠袋上印着規格:530×(300+180)×0.028mm,0.028mm指的就是塑膠袋的厚度。

  大多數超市內的果蔬、生鮮區,還會用到另外兩種食品保鮮袋,一種完全透明,一種則在袋子中間印着藍色的“食品專用袋”字樣,這兩種袋子都沒有標注厚度,該區域的工作人員也沒人知道這類塑膠袋有多厚,合不合規。

  在社區菜站、水果店、菜市場等地,許多塑膠袋上根本沒有任何標識。在朝陽區管莊地區一家菜市場,每個攤位前都挂着兩三沓沒有標注厚度的塑膠袋,每當有顧客買菜,攤主會主動拿塑膠袋給包好,有時怕一個不禁使,還會多套兩層。

  到底怎麼分類難住居民

  “塑膠屬於可回收物,可為什麼塑膠袋卻要扔進其他垃圾桶?”走訪東城、西城部分居民小區時,常遇到對着垃圾分類展板迷惑不解的居民。只見展板上可回收物一欄,明確標注着塑膠這一項,可是其他垃圾中也寫着廢棄食品袋、垃圾袋等字樣。塑膠袋到底該歸入哪一類呢?

  諮詢多位垃圾分類指導員,他們總結出了一個規律:買菜、買水果、包裝外賣食品等用途的塑膠袋,一般較薄,不屬於可回收物,要扔進其他垃圾桶裏;用來裝垃圾,或是已經被油、水等其他物質沾染了的,一律扔進其他垃圾桶;如果塑膠袋本身較厚,袋子上又寫明瞭屬於可回收物或再生資源,且沒有被其他物質沾染過,就可以扔進可回收物桶裏。

  對於廚余垃圾投放時破不破袋的問題,本市目前未做硬性要求。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垃圾分類工作從提供服務、方便居民入手,建議居民將廚余垃圾“裸投”進桶,現階段也有部分小區已經實現,但對不具備條件的居民小區,可以連袋一起投放進桶,再由專業人員進行後續破袋工作。

  專家建議加強源頭治理

  知名垃圾對策專家王維平表示,是不是超薄塑膠袋,不能讓居民自己去區分,應加強上游管控,不合規的垃圾袋就不能在市場上出現。王維平表示,《條例》正式施行後,有關部門需要首先做好源頭管控,再進一步對市場上使用的超薄塑膠袋加大監管力度,市場監管部門如何檢查、對不合規的由誰處罰,都需要出臺配套規範細則,進一步明確。

  相關垃圾分類專家也表示,2008年“限塑令”的施行,目的是引導人們減少塑膠袋的使用,但不代表“花了錢就可以隨便用”。《條例》施行後,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膠袋禁止在零售場所使用,但對於合規的、有償購買的塑膠購物袋,市民也應盡可能地減少或避免使用,自備環保購物紙袋、布袋等可重復利用的袋子。(王天淇)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