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交通委回應開設專用道後公交為何還慢了——公交道見效最快也需半個月
10月10日,三環路內外環、京藏高速(北郊農場橋—馬甸橋)和京港澳高速(宛平橋—六里橋)公交專用道正式啟用。連日來,95.2公里公交快速通道的效果卻打了折扣,有些公交線路的平均車速甚至出現下滑。10月12日,市交通委綜合運輸處副處長趙震回應,公交司機、小車司機和乘客都有一個觀望和適應的過程,大約需要半個月到1個月才能真正發揮專用道提速公交的作用。
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部門正在對3條專用道進行監測,根據車速等情況重新設置橋區和間中斷點的長度。三環出入口考慮引入長安街設置借道區的做法,儘快疏通公交專用道的堵點。
馬甸橋公交道突變是為落客
以馬甸橋為界,進城方向,橋北公交專用道位於道路最內側,橋南位於道路最外側。市民李先生每天都要開車從這兒經過,不禁抱怨道:“走得好好的,公交車道突然變道,大公交不好並線,和小車線路交叉。”
為何有這種交叉設計?交通部門介紹,公交線路在馬甸橋北不設站,無需停靠,而進入馬甸橋後需要頻繁進出站落客,所以需要改在外側車道。而京藏高速上,四環和三環是兩個分流點,其中馬甸橋分流情況更明顯,很多車從這裡分流到三環上,橋上就騰出車輛並線的空間。
社會車與公交車的交叉點都會成為拖公交車後腿的卡點。三環路的100多個出入口附近,公交道都會斷開。有時候一兩輛社會車輛將口堵住,即使前方專用道空蕩蕩的,公交車也只能望路興嘆。
交通部門表示,將考慮變更一些中斷點長度,減少交織。
公交車將增移動攝像頭
公交專用道一直存在被社會車輛佔用的問題。還有市民提出,社會車佔用公交道會被處罰,那麼在有公交道的地方,公交車佔用普通車道是不是也應該被處罰呢?
市交通委介紹,公交專用道的通行效率與執法力度息息相關,路面上執法攝像頭的密度也應該設定標準。同時,公交車應該增配移動攝像頭。“私家車的行車記錄儀也可以記錄公交車不按道行駛的資訊。我們正在與有關部門溝通,儘快解決採信問題。”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城市將以人為本,而非以車為本。所以越來越多的專用道將出現。”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輛18米公交車可以載客120人,而北京私家車平均載客1.2人,只有讓公交車快起來才能從根本上緩解擁堵。
部分公交線路改走主路
此次施劃的3條專用道均位於主路,公交部門做出調整,一些輔路線路改走主路。
“這樣做可以讓更多公交線路獲益提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輔路壓力,給社會車輛騰地兒。”公交部門介紹,隨着專用道運營一段時間,還將有更多線路進行調整。
“緩堵是個過程,沒辦法説哪一天就不堵了。”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3條公交專用道啟用後,全市公交專用道達到約839公里。三環路專用道連成圈後,與以往大多數專用道都有了交點,專用道不再是一盤散沙。
“十三五”期間,本市還將進一步研究在四環等車流量大的道路上施劃專用道。5年內,公交專用道的網路將達到1000公里並延續成網。(劉冕)